蒼竹涵熟悉又不熟悉黎丹姝。
說熟悉,是因為黎丹姝的童年乃至少年,都算是蒼竹涵帶領著長大的。說不熟悉,黎丹姝性情孤傲,蒼竹涵被摘星真人看重帶去瓊山后,他們便不再有聯系,一直到黎丹姝家破人亡,被石無月脅迫著入魔破神,他們方又見了一面。這期間發生過的事情,黎丹姝所有因為石無月而產生的變化,蒼竹涵都不知道。
但蒼竹涵相信,即便世事難料,一個人的本質不會輕易改變。
他還記得黎丹姝幼時吃軟不吃硬,仗著天賦高,非要闖禁地。
蒼竹涵同她說禁地危險,卻被這小姑娘嗤之以鼻。她說“我神魂天賦異稟,你不是也聽醫君說了嗎從未見過我這般神魂強大之人,我這樣的人,和你們不同,你們神魂撕一個口子就能要死不活了,我就算摔個稀巴爛,也還能好好活著,你信不信”
修者命源神魂。神魂強大,便是命硬,黎丹姝仗著這點,從小到大,幾乎沒有不敢做的事。蒼竹涵深知她如今修為不足,貿然闖入禁地,恐有性命之憂。然而百般勸阻在她的神魂面前都顯無用,最后只得說“師妹,你若是闖入禁地,我便只能去寒洞領罰。我去寒洞與你去禁地,你選一樣吧。”
先前無論如何說道都攔不得的腳步,在這一句話前倒是停住了。黎丹姝性格高傲,聽了這話直嘀咕“我為什么要選”,可她還是選了,她不再執著挑戰禁地。
換了旁人,大都以為她這是厭煩透頂才作罷,但對于看人看心的蒼竹涵而言,他看出了“黎丹姝”刺殼內溫柔良善的內心。
正因為蒼竹涵明白黎丹姝只是嘴硬心軟,所以他才會黎丹姝如此照顧。
他從來都是愛護萬物的,對待妹妹一般、又不善言辭容易惹上麻煩的小師妹,自然更是仔細。
他看得出黎丹姝愛護生靈、尊重生命,也看得出她慕強好盛、固執無懼。
黎丹姝的性格自然是有好也有壞,不過蒼竹涵一直都覺得時間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時日長久,師妹經歷的事情足夠多,自然而然也會明白勝敗無常、執念虛妄的道理。
那會兒“黎丹姝”很強,對許多都嗤之以鼻,在旁人看來,對他雖好些,倒也沒有太好。
最直接的證據,便是摘星真人來時,她那頑劣的態度。
摘星真人前來收徒,黎門卻忽變得團結一心,人人都希望他留下不要走。只有黎丹姝毫無留戀地趕人,覺得他留下才是假清高,留下才是笑話。
蒼竹涵從不在意虛名,問得直刺要害“師妹,我走了,你能做到自省自慎、不執不妄嗎”
小師妹翻了個白眼,說“你走不走我都做不到。”
他便嘆氣,說“就是因為這樣,我覺得我不能走。修行一事,本就重在心,在哪兒修行都是一樣的。”
他這話一說完,小師妹便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她經常這么看他。
小師妹用少見的苦口婆心說他“涵師兄,你一回能為我收拾爛攤子,你還能為我收拾一輩子人人都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只需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你扛著我的未來做什么呢,我求你了嗎我需要嗎”
小師妹指著山門“走你的康莊大道去,別理我爹,也別理我。”
蒼竹涵脾氣好。
他說“我不放心你。”
那會兒的小師妹著實是太像一把不知收斂的利劍了,鋒刃易折,這樣的性格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挫折。蒼竹涵總想著,等師妹遇上這挫折,他得在身邊,照顧著一二,免得斷劍才行。孩子要吃些教訓,卻可不能吃太多苦頭。
但小孩子總是不懼苦難的。
黎丹姝罵道“我又不是三歲,涵師兄,你不要逼我罵人。”
蒼竹涵最終還是隨摘星真人走了。
走之前,除了掌門,黎門僅有一人相送。他的小師妹抱著劍站在山門之巔,向他遠遠的揮了揮手,大聲道“蒼竹涵,別回來了,等我結出金丹,我去瓊山看你”
他離開了黎門,師妹便連師兄都不叫了。
掌門聽了黎丹姝這樣的話,臉色驟然發黑。他顯然不希望蒼竹涵這棵大樹就這么與黎門沒了干系。只是放話的人是獨生女,黎門掌門再想罰人,也舍不得。
摘星真人帶他離開時說“這滿門庸才,那小丫頭倒勉強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