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法、明算科及第者授官品級則低一些。明法科的考試內容主要是考律、令策等,目的是選拔精通法律的官員。明書科簡稱“書科”,又稱“明字科”,考試內容以文字學為主,兼及書法。
明算科在唐代并不受重視,其社會影響也很小。明算科又簡稱“算科”,用于選拔精通數學的專門人才。在重治術,輕技術,重道輕器的傳統社會中,選拔數學人才的算科在常科中屬于末科,并不受到重視。
而李柷反其道而行之,他要將算科與明法科待遇提高。官員品級也往上提,這對于大臣們來說無異于洪水猛獸,自然受到他們極力排斥。
“朕要的是能治國安邦的人才,不是只會寫詩拍馬屁的奴才!傳朕的旨意,今年科舉以法科、算科同等為重。若哪個臣子不服,脫了你的官服給朕滾回老家種地去!”
下面幾個老臣栗栗驚懼,皇帝這是來真的了。龍顏大怒,當下無人敢再勸。
考題,只是模擬試題,并不會作為學子考卷。
模擬試題是做出來給李柷看的,真要考試的時候,翰林院出題的人要被關起來。為了防止泄題,直到科舉結束他們才能自由。
李柷看了幾次翰林院出的試題,氣不打一處來。全是一些老古董的試題,主要考的是學子們的文詞優劣,詞藻押韻之類的東西。治國安邦的題目反留在末尾,這樣的科舉選拔出來的都是一些只會詩詞歌賦的文人。
盛世出題這沒什么,亂世中李柷需要的是治國安邦的人才,對時政的看法以及律法算學的掌握。
如今大唐律法荒弛,科技倒退,李柷急需這方面的人才。
敗家子和有為在殿外老老實實的等著,朱友能心中暗驚:幸虧老子不為官,李兄發起怒來如此可怕。老子要是當了官,這兄弟就沒得做了。
朱友能和有為在殿外等了大半天,直到臣子們退出才得以進去。
剛入殿,李柷余怒未消:“朱兄,你來的正好。這幫老臣,氣死我也!”
“陛下,咱犯不著跟他們生氣。再不聽話就下旨削職讓他們回家種地,別看這些老臣們個個嚷嚷著罷官罷官,其實他們心里怕得很。陛下若真是讓他們罷官了,怕他們又會跪下來哭著求你了。”朱友能對這些官員了如指掌,他們是些什么東西自己再清楚不過。
李柷雖然聰明,畢竟年輕。官場上這些老油條的套路他是不懂的,聽朱友能這么一說,李柷驚喜的問道:“你是說,這些官員想辭官都是說出來嚇唬朕的?”
朱友能點了點頭:“下次再有人以辭官相脅,陛下直接把他的官服給扒了,俸祿也停了,你看看他們求饒不求饒。”
李柷大喜:“好,下次朕試試。”
這些官員摸著了李柷的脾氣,不順心的時候他們就會以罷官相脅:“陛下如此為難老臣,老臣實無他法,唯有告老還鄉辭官罷了。”
每每這時,李柷只好妥協。看來這敗家子對他們倒是很了解,下次試試,誰想辭官直接讓他滾,且永不錄用。
“陛下,你說眼鏡鋪的事?”
李柷猛地想起:“哦,你不說朕還忘了。朱兄,朕讓宮中巧匠做了一件物事。你可以尋些木工來做,把它放到眼鏡鋪子里,保你發大財。”
一聽發財,朱友能眼睛又亮了:“陛下說的是什么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