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獨孤損與孔林知道,張文蔚為人謙和,不會對自己的政途造成威脅。于是三人一拍即合,均都同意由張婉兮為大唐皇后。
李柷雖然臉皮厚,但這事他得裝。雖然他內心歡喜無比,臉上可不能讓人看出來:“諸位愛卿都是朕的肱股之臣,此事由你們決議吧。”
“陛下,冊封皇后一事越快越好,聘禮可不能少了。還有,正好冊封大典與祭天同時舉行,排場更不能小了。這次冊封皇后,各地藩王勢必還會派使者入京,咱們不可讓人說咱是小家子氣。”于是崔遠站出來說道。
少府監劉德旺也跟著點了點頭,他對張文蔚說道:“就是,張大人,你身為戶部侍郎,這次可不能小氣。冊封大典需要多少開支,必須排場要大,這錢不可省。”
張文蔚是個死倔驢:“臣以為不可,我朝歷來節儉,怎可為了在藩鎮們面前炫耀就大肆鋪張。朝廷威嚴乃是天子言行舉止而定,而非奢靡浪費。”
李柷暗自惱怒,他媽滴張文蔚真是摳出花來了。這可是你親生女兒,要到時候你不怕寒磣,我還覺得丟人。
冊封皇后可是國之大事,萬萬馬虎不得。錢有多少造多少,場面越大越好,儀式越隆重越彰顯國威,你他娘的張文蔚在想什么。
古代冊封和祭祀禮儀繁瑣,冊封皇后然后大赦天下,祭祀宗廟社稷,各種規矩繁雜凌亂沒完沒了。
大祀:天、地、宗廟、五帝及追尊之帝、后。中祀:社、稷、日、月、星、辰、岳、鎮、海、瀆、帝社、先蠶、七祀、文宣、武成王及古帝王、贈太子。
小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祿、風伯、雨師、靈星、山林、川澤、司寒、馬祖、先牧、馬社、馬步,州縣之社稷、釋奠。而天子親祠者二十有四。三歲一祫,五歲一禘,當其歲則舉。其余二十有二,一歲之間不能遍舉,則有司攝事。其非常祀者,有時而行之。而皇后、皇太子歲行事者各一,其余皆有司行事。
這還是僅僅其中的滄海一粟,真要祭祀起來,一萬種規矩,一萬種禮儀,禮部就是干這個的。
關于祭祀禮樂,新唐書花費大量篇幅詳細記載。估計以李柷的個性,一套禮儀下來他得撂挑子不干。
皇帝要一拜再拜,拜天拜地拜鬼神,敬土敬地敬風雨。凡是這個時代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都會與鬼神掛鉤,你就得拜。
皇帝拜了是為天下而拜,為百姓祈求上蒼庇佑。
“張文蔚,依你之見,冊封大典需要耗費多少銀兩?”李柷問道。
“回陛下,需錢三十萬貫。”
三十萬貫,雖說不多,倒也說得過去。群臣也知道,張文蔚想省下錢為將來削藩戰事做準備。
李柷大概也知道他的意思,他撇了撇嘴:“戶部出二十萬貫就夠了,朕再私自出六十萬貫,湊足八十萬貫。冊封皇后嘛,就得要大排場。朕知道你們戶部沒錢,可朕有!”
有錢就是任性,眾人早就知道皇帝和敗家子朱友能那點見不得人的交易。既然李柷動用自己的私房錢,你就是話一百萬別人也管不著。
張文蔚有些不悅,這太也敗家了。不過那是李柷的私房錢,他也無權干涉,只好躬身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