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拂衣還叮囑蘇培盛要找人布置好產房,盡量別讓李氏生產出意外。
她不是胤禛本人,但多少還有的人道主義精神。見慣了死亡與血腥,更知生命可貴,也是自己這個“四貝勒”能盡的一份力。
蘇培盛回答“大夫問了脈,幾位主子與小主子們的身體都安好。奴才按照主子爺的吩咐,留了一份脈案在您書房里。”
武拂衣對如今的中醫懂得不多,這脈案留著等胤禛以武氏的身份進了府給他看。
既然李氏身體情況尚佳,接著三天傳話來邀請一起吃飯,可能是有些情緒上的緊張變化出現
“給側福晉說一句,晚些會去看她。”
武拂衣決定吃了晚飯去順便遛彎,當然這不是大多數人定義的晚膳時間。
清朝多數人一日兩餐,有錢又有閑的人想多吃幾頓沒問題,加餐不稱之為餐而稱之點。
叫什么名稱不重要,吃得愉快就好。
天黑后,來到李氏的小院。
小院不只住了李氏,還有她的孩子弘盼住在側屋。
武拂衣入內,餐桌都已經收拾了。
主屋內,李氏正在繡花。見到來人,她就要挺著肚子起身請安。
“免禮,你坐吧。”
武拂衣早就免了李氏的請安,也不用每天去給福晉去問候請安。
自己對于天不亮就要起床去早朝一事很不滿,正因為知道早起不容易就讓孕婦別折騰了。孕婦是要適量的走動,但不是天蒙蒙亮就去請安的那種活動。
“近來,有什么不適的地方嗎”
武拂衣沒繞圈子,直接問李氏,“是不是在擔憂什么事有問題不妨直接說。”
李氏本想一起吃飯,等氣氛醞釀好了再提,但最近四爺都是在前院就餐,是比以前更冷情了。她猶豫著,到底還是擔憂孩子的身體為上,也不管是不是會被責罵。
“爺,弘盼已經六歲了。照理來說,明年開春應該要種痘了。”
李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懷著身孕,心情憂愁了起來。“弘盼的身子骨有些弱,能不能緩一緩再種痘”
眼下已經是十月末,距離明年開春也就四個月時間。
李氏想到肚子里的這一胎,應是在來年正月出生。
然后就要做月子,等出了月子,她也沒有辦法一邊顧著嬰兒,一邊有顧著七歲的大兒子。
武拂衣聽到種痘,就想起了在刑部看到的天花案件。
目前對于清朝的天花傳染與治療,只了解一個大概情況,眼下以人痘之法預防天花。康熙得過天花,等他獨攬大權后就要求皇室宗親及八旗子弟到了一定年紀就得種痘。
然而,人痘之術存在一定風險,體弱者也許會撐不住死亡。
李氏的擔憂不是無的放矢,弘盼的體格并不健碩,那孩子一到換季就會病上幾場。
“你的顧慮,爺都知道了。放心吧,凡事以孩子的健康為主。“
武拂衣沒有說得太詳細,陽奉陰違對抗康熙一直拖著不讓弘盼去種痘,那未免有好的結局。
盡管弘盼在四爺府內生活,一般情況感染不了天花,但凡事就怕萬一。
就連順治與康熙年幼時也得過天花,病毒有時防不勝防,不會因為人住在高門府邸就完全免于中招。最好的方法是制造出安全的疫苗,讓體弱孩子也能平平安安地接種。
以小見大,四貝勒府也要擔憂天花之事,更不提清朝的普通百姓。
天氣也涼了,該讓牛痘準備準備出場了。
作者有話要說1參考清朝穿越指南1,橘玄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