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晚膳,吃出不同滋味。
武拂衣保持了食不言的習慣,細嚼慢咽卻又不拖沓。
一筷子一筷子地夾菜。不挑食,葷素得當;不貪食,也就吃了七分飽。
四爺府的伙食還是不錯的。
在她成為四貝勒后,了一些烹調上的建議。廚子們都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誠心,將菜式改良地符合她的口味。
反觀桌子的另一側。
胤禛不能說是味同嚼蠟,但吃得總不太得勁。
工作到一半被打斷,又有強烈預感飯后會發生點什么,哪怕是吃著他特意點的青椒蝦仁也有些不是滋味。
由此足見一頓飯好不好吃,菜品很重要,心情也很重要。
等到用餐結束,蘇培盛被喚了進來。讓他安排人手將撤盤清桌,將偏廳清理干凈。
蘇培盛有些鬧不明白房內的情況。
今天的晚膳有武格格讓廚房加的菜,她卻興致不高。反而,四爺瞧著神清氣爽。難道真是武格格委屈了自己,所加之菜都是四爺喜歡的
沒人給蘇培盛解惑。
胤禛吃完了就返回內室,準備繼續談工作。
“不急。”
武拂衣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剛吃完是要聽故事放松一下。
“先說點別的。你早上給福晉去請安,情況如何”
胤禛正欲用工作驅趕不好的預感,誰想又被哪壺不開提哪壺。
他絲毫不愿想回憶早上的請安,那是一遍遍提醒他給福晉屈膝卑躬的事實。
武拂衣怎么可能讓胤禛沉默了事,有此一問就是想聽聽他的憋屈故事。當然了,面上要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武氏頂著德妃看中的傳言進府,今早的請安不可能風平浪靜。哪怕你不在意遇上點什么,但也該明白不能讓無辜之人成為借刀殺人的犧牲品。”
所謂無辜之人,就是府里的幾個孩子,還有李氏肚子里的胎兒。
胤禛終是沒有繼續保持沉默,“進入臘月后,各家為過年迎來送往,京城難免魚龍混雜。年節里有幾天,你與福晉都要進宮過節,這段時間孩子們都留在府內,需要多派些人手照看孩子,還有李氏。”
想了想,胤禛還是把福晉禁足責罰海氏的始末說了出來。
“海氏心性不穩,指不定被誰一挑唆就會生事,也找人盯著些她。”
“行。”
武拂衣不茍言笑地應好,卻已經腦補了上午一幕幕熱鬧的場景,沒能瞧現場還真是有點遺憾。
話說回來,如今海氏針對胤禛,她沒意見。但凡事要有底線,不能傷及無辜稚子。
閑話之后,兩人再次投入對于牛痘調查者名單的梳理中。
這一談,時間不知不覺就過了戌正。
眼看今夜不能睡滿四個時辰,但總不能連三個半時辰也沒有。
武拂衣果斷叫停,“名單上的剩余六個人,等明天再議。”
胤禛繼晚膳后再次被掐斷工作進度,“你就不能遲一會再睡。”
“可以啊。”
武拂衣確實沒想現在就寢。
胤禛狐疑,這人竟然如此好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