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頗為意外,竟然會被四哥推舉。
雖說住在宮內那些年,兩人關系算不得疏遠。但各自成親分府之后,哪怕住得很近,往來也漸漸少了。
倒也不是四哥單獨針對他,近些年四哥對所有兄弟都差不多,就維持著不咸不淡的關系。
當下,胤禩沒時間去思考四哥為什么轉變,只聽康熙問話了。
康熙也有些詫異,但轉念一想,自己讓老四從在場的人之中挑選,還真就是胤禩最合適。
大臣們都有實務在身,而皇子來了五位。
除了老四自己,太子已經表態不能親臨實驗現場,老大也沒表現出渴望去的模樣。老三正在禮部編書兩年了,只有老八被調去戶部還沒四五天。
如果說誰最容易卸下手上的差事,胤禩因為才去戶部不久,正是最容易交接。
“胤禩,你怎么想”
康熙沒有直接指派,而有意瞧一瞧老八的態度。
比起戶部的肥差,搞牛痘研究無疑艱苦很多,更談不上結識更多人脈。
胤禩其實更想留在戶部,但是太子能有借口直言不去,他沒有相同的底氣。
戶部的差事仍未上手,因沒有重任在身,其他人都知道他更方便及時抽身離開。
“牛痘研究,為國為民,兒臣愿往。”
胤禩做出了選擇,這句話卻不免刺中了太子的神經。
胤礽心生不悅,同樣被汗阿瑪詢問,自己回答要處理江南事務,老八竟然提出一句為國為民。這意思是將暗諷太子的覺悟不夠高嗎
武拂衣拋出人選后,站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
她像是一心一意牛痘實驗的成功考量才做此提名,而非故意攪亂一池渾水。
這會聽到胤禩的話,知道這話難免會得罪人,但身在官場不可能一個人也不得罪。
即便八爺有意八面玲瓏,也總會與人發生利益沖突,這次的話不論有心無心都踩著了太子。
都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太子比宰相難做更多,那般容人之量要高到一定境界才行。
武拂衣覺得胤礽沒有那般氣度,否則剛剛在門口也不至于一見面就說四貝勒背著眾人搞事,而該是夸獎四貝勒用心做事。
話又說回來,如果胤礽真的克己復禮,從容大肚地進退自如,那會不會被皇上認定是城府過深
總之,太子不好做。
卻也沒必要給太多的同情。眾生皆苦,各有立場。
南書房內,眾人不論心中有想法,表面上都維持努力維持著平和的表象,是喜是怒是愁都憋在肚子里。
康熙還是瞧出了一些端倪。
不同于太子的不悅,胤禔聽到老八同意去做牛痘研究,立刻眉目舒展開了。
老八自幼養在胤禔的生母惠妃名下。兄弟倆相差九歲,生活有交集的時間段很少。
這會倒像是大哥真為八弟得到差事而高興。至于實情如何,是不是因為胤禩踩了太子一腳,而讓老大心情舒暢,這事就要智者見智。
康熙窺見一屋子人的心思各異,有些意興闌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