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朱三太子是塊磚,但也不是誰想搬就能搬。
武拂衣非常懷疑吳醫員的腦子不夠用,他敢說是被反清復明的人威脅了,不就是自爆與反賊相關
“你說家人被反賊打了,也就是有人證與物證了”
“是的,四月二十七日,小人的女兒在往返脂粉鋪的路上被人揍了一頓,這會身上還有傷。”
吳醫員已經交代了,他本身不愿意破壞實驗,但害怕家人性命收到威脅,逼不得已才做了此事。
前因并不復雜。
小吳姑娘今年十二歲,在購買脂粉后,她與侍女被兩個蒙面人挾持入暗巷。
蒙面人對她拳打腳踢,當場就把小姑娘給嚇懵了,是連呼叫也不敢。隨后,蒙面人塞了一封恐嚇信讓她轉交吳醫員。
小吳姑娘被嚇到差點昏倒,可不敢對外聲張怕壞了名聲,只能說是不小心摔倒了。
在侍女的陪同下,兩人驚慌失措地回到家。把信給了吳醫員,這才發現是有朱三太子主謀要破壞牛痘實驗。
“小人句句屬實。”
吳醫員說“那封威脅信還在小人的書房內,小人真是被迫的啊。”
這話說得就差指天發誓,好似真是朱三太子想趁勢作亂。
此刻,胤禛冷不丁地拋出一問,“吳醫員,你兒子多大了”
吳醫員不明就里,怎么突然問起這個他也不敢不答,只能回答,“五歲。”
胤禛拋出了第二句,“你一共有幾個孩子一男幾女”
吳醫員意識到了什么,開始支支吾吾沒能立刻回答。
武拂衣見狀,瞬間明白胤禛提問的用意。
不管吳醫員背后有哪位“大聰明”指點,讓他居然地搬起朱三太子這塊磚,反正口供之中每件事都發生了。
小吳姑娘被蒙面人打是真的,威脅信也確實存在,看起來就像是真有其事發生一般。哪怕想要找人對質,但不知反賊去了哪里。好似驗證了吳醫員是被脅迫來下藥的。
這樣看似閉環的邏輯,卻有可能是一場自導自演的戲碼,而隱去了背后主謀。
威脅信相對容易捏造,但小吳姑娘要挨一頓真的打。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人饑易子食。
假設吳醫員根本不在意女兒,那么為了演得逼真,在小姑娘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吳醫員安排的人揍一頓未嘗不可能。
別說吳醫員做不出來,他都能給參加實驗的孩子下毒,從這一條足夠看出他沒有醫者仁心。
不在乎女兒,只在意兒子,重男輕女是這個時代的通病。
胤禛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才問吳醫員生了幾男幾女。
武拂衣緊盯吳醫員,接著胤禛的思路推測下去。
“你接連生了幾個女兒,但只得了一個兒子。平日,對兒子是千依百順,對女兒就當是一件待價而沽的商品吧”
吳醫員被說中了事實,心虛地低下了頭。
武拂衣沒有繼續逼問,就譏諷地撂下一番話。
“你既親口承認與反賊有過交集,不論是主動或被動,此事絕無可能善了。大清律你可能是讀到狗肚子里去了,與謀反相關事件,徹查全家是一定的。你兒子也逃不掉。”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