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恐嚇信到女兒被打,都是自編自導自演的戲碼,為的就是坐實朱三太子派反賊作亂的借口。
為什么選擇朱三太子為替罪羔羊
因為這樣一來就抓不到真正的鬧事者,可以把責任推卸得一干二凈。
康熙聞言很快將張御醫拿下。
由于吳醫員供出張慈了毒物,這筆毒物來源的確能查到張御醫的頭上,是讓他無從辯駁。
如果沒有人主導,張御醫不會無端去下毒。
康熙幾乎立刻有了第一懷疑對象,索額圖主張借牛痘研究給太子制造威望,卻沒能成功。馬上招來監視索額圖的暗探,坐實一條線索,格爾芬在四月初與張御醫有往來。
那么是索額圖指使下毒嗎
最終,張御醫招供出了索相。
他不敢不招,因為皇上說了如果不招,他就是謀反罪名。
張御醫終于明白了現實情況,他想要后悔卻遲了。
原來,扯上前明后裔,皇上的態度與兩年前對外宣稱會善待朱家后人時截然不同,是能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哪有什么仁慈,只有滿滿的殘酷。
這下子,張御醫不敢再隱瞞,提到是格爾芬讓他制造實驗者死亡事件。
不過,他沒有提起八福晉針對武格格,這話是打死也不會說了。
得罪了太子,得罪了四爺家,也就不能再得罪八爺。只有這樣才能留有一條退路,哪怕自己會被處死或流放,但好歹也要給家里人留下退路。
事情牽扯到了索額圖,也就是牽扯到了太子。
康熙將張御醫與吳醫員先下獄,卻在處置幕后黑手時有了一些猶豫。翻來覆去,幾天之后做出決定,對外隱瞞了此事的主謀。
他給自己的做法找了一個理由。牛痘研究是利國利民的善舉,而給索額圖定罪很容易讓人認為太子殘暴無情,根本不顧百姓死活。
即使如此,也以其他罪名將格爾芬先革職了。
不是不辦索額圖,而是稍微等一等,將他與太子切割開來。
不只于此。
康熙還繼續深挖,不放過任何的可疑痕跡。
和張御醫接觸的,僅僅是格爾芬嗎或是還有別的人
哪怕找不到確鑿證據也無妨,該給的警告是絕不會少的。太子都被牽連其中了,其他人別想逃過。
這一頭,查辦著下毒案。
另一邊,牛痘實驗的進度并沒有停止。某些人即使內心不安與恐懼,也必須堅持下去。
郭絡羅氏怎么都沒想到張御醫膽子大到那種地步,竟然利用朱三太子的名義行事。
而且她也沒讓張御醫下致命毒物,說的是要給武格格制造混亂,那是不能鬧出人命。鬧得太大了,延誤了整個實驗進度也對她與胤禩不利。
萬萬沒想到張御醫有此操作,而且他的背后還站著一個索額圖,這人居然是兩頭通吃。
不幸中的萬幸,張御醫知道要留退路,沒把她給供出去。
沒被供出,不意味著萬事大吉。
郭絡羅氏提心吊膽,反復回憶當時的情況。
她是以正當理由借著種人痘聯系張御醫,除了自己這方與張御醫沒對第三方提過,更沒留下任何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