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哪怕你是皇帝,世上也總會有一本你讀不明白的書。
這就是康熙近期的內心真實寫照。
他每天的日程排得很滿,除去了上朝、批折子、視察皇子學習進度等等例行事務,半個月來的休閑時間都耗在了牛頓原理英譯本上。
書,已經從頭到尾讀過了,但頗有云山霧罩之感。
這本書超出了以往所學數理的范疇,隱約察覺它開創了某一種新的學說。
牛頓,這個英吉利人有點意思。
康熙越是無法完全讀懂,越是想要搞個明白。
他都擺平了鰲拜、三藩、噶爾丹,難道還無法搞定一個牛頓
尤其還有一個前提,這書是老四獻上來的,有理由推測老四已經真正理解了。
老四突破技術限制搞出了大塊玻璃,可不就是比歐羅巴來的傳教士更懂西洋之術。哪怕玻璃制作與牛頓原理沒有直接關聯,但或許存在觸類旁通的思考方式
康熙暗中做此推測,但沒有立刻直接召老四前來當面詢問。
雖然做學問應該不恥下問,但讓兒子教導父親,他還想再做一番掙扎。
是不是把原理這本書背誦一百二十遍,就有可能搞清楚它究竟在寫些什么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十一月中旬。
后宮發現了一件“大事”,皇上一個多月沒翻綠頭牌或到某一宮內就寢了。
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這種情況也不是前所未有。
宮內老人都知道,二十多年前平定三藩之亂,皇上根本沒有空來管后宮。幸而那時太皇太后健在,能鎮住暗流洶涌。
不過,今非昔比。
近期也沒聽說哪里要打仗,前朝似乎也挺平靜沒有斗得不可開交,皇上怎么就不來后宮了那不符合他一貫的做派。
是什么絆住了皇上的腳步
是金屋藏嬌,在乾清宮里有誰被看中了嗎總不能是皇上四十七歲就不行了吧
這些大逆不道的想法只能心中揣測。
太后基本不管事,四妃仿佛視而不見誰也不先開口,似乎皇上來或不來都能以平常心待之。
正在猜疑紛紛時,寧壽宮的暖閣率先搞了小翻修,給換上了全套玻璃窗。
接下來,康熙常駐辦公的南書房也給換了玻璃窗戶。
冬天光照本來不足,換上了通透玻璃窗,讓書房平添了三分暖意。
世人皆知玻璃窗的精貴易碎。
這玩意是西洋貨,需要從廣州不遠萬里的運輸,故而京城里僅有幾戶人家安裝。
宮內本來沒有裝。
康熙自詡不是驕奢淫逸的皇帝,將玻璃窗當做賞賜給了重臣。
眼下,給太后、皇上新配置的玻璃窗是怎么回事
新的流言取代了舊的八卦,難道說皇上最近就在操心玻璃窗
秋天里的那則消息成了真,雍郡王入駐御制玻璃廠,不是沽名釣譽去做做樣子搞幾件玻璃擺件,而是真刀真槍去研究本土沒有的大塊玻璃技術了
永和宮熱鬧了起來。
德妃被一波又一波人拜訪,話里話外就一個意思,玻璃窗是雍郡王搞出來的嗎宮內什么時候能全都換上
人人都很關心,因為比起貴價玻璃瓶的可有可無,玻璃窗戶是生活必需品。
除了暖炭供應特別充足的四妃,其他人或多或少都體會過紙糊的窗在冬天會透風。
京城的北風持續幾個月,明明把窗戶都給關嚴實了,但寒風就是無孔不入。
一夜醒來能把鼻子都給凍僵了。雖然沒人住過有玻璃窗的房子,但都有樸素認知,玻璃比紙糊的窗防寒。
德妃面對眾人的試探與試好也是內心懵圈。
老四不可能向她匯報在做什么,更不提康熙不喜妃嬪沾手前朝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