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額圖被革去一切封號與官職,這個消息像陣陰風快速吹遍江南,并從江南又傳向京城。
怎么會這樣
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不敢置信。索相居然被皇帝下了獄索相是太子的外叔公,赫舍里家的人,竟然也會被下獄
正如康熙所料,哪怕他下旨要求知情者檢舉索額圖,但壓根沒得到幾份回應。直到陳鵬年在半個月內迅速查清了秧參走私案,風向才發生了質的變化。
經過抽絲剝繭,陳鵬年查清東瀛貨船交付貨款入境江海關的路線與時間,同時查明走漕運送向京城阿爾吉善府邸的巨額白銀數量。
具體多少數量沒有多外公布,保守估計大約有千萬兩級別。
索額圖父子主導的秧參走私案證據確鑿,辨無可辨。
康熙以私通外國罪降旨,對阿爾吉善最先下了死刑詔書,并稱索額圖為“大清第一罪人”。
這樣詔書一出,人們終于確定皇上來真的。
阿爾吉善是第一個被處死的人,卻不會是唯一個。這次索額圖真的倒了,不會因為與太子的關系再死灰復燃了。
有了這個認識,終于有一堆人開始彈劾索額圖及其黨羽。
一時間,各種折子似雪花飛向江南。
曹寅都沒想過,給皇上準備的書房居然快裝不下了那一箱箱送來的奏章。
索額圖在朝中風光無限了幾十年,早就是樹敵無數。
康熙將每一本奏折都仔細翻閱,有些是極盡落井下石之能事,有些沒表態但列出了每一條罪證,當然也不乏仍有為他求情的。
不論哪種其實都在預料之中,有人想索額圖死,也有人希望索額圖能茍延殘喘。
想他死的,不一定恨極他,也可能是未了保全自身不被拖下水。想他活的,不一定是支持他,而希望渾水才能摸魚。
時至六月,索額圖倒臺的風,吹了整整一個月。
康熙收到了一份內容不同的奏折。
奏折的重點不在索額圖,而是控訴了陳鵬年。不是貪污、不是誤判案件,而是謄抄了兩首陳鵬年寫的詩。
近一個月以來,陳鵬年負責調查秧參走私案奔波于江南各處,途徑蘇州虎丘寫詩兩首重游虎丘。
其中著重提到“雨后萬松全邏匝,云中雙塔半迷離。夕佳亭上憑闌處,紅葉空山繞夢思。”
“代謝已憐金氣盡,再來偏笑石頭頑。楝花風后游人歇,一任鷗盟數往還。”1
這兩首詩,被人指出有大問題。
崇禎自盡殉國,他的堂兄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史成南明弘光帝。
在別有用心的人看來,詩中「萬松」就是「由崧」的代稱。「紅葉」為朱色,可不就是指代明朝老朱家的人。
而且,告發者還說了,如果陳鵬年寫下一首詩是巧合,那么第二首詩又有謀逆之詞總不能還是巧合。
「金氣盡」可不就是詛咒后金氣數已盡。
「鷗盟」,鷗,一種海鳥,就是代指臺灣島上的鄭經,而鄭氏奉明朝為正統。這是在懷念前朝余孽。
從陳鵬年的兩首虎丘詩,字字句句都透出他心懷異心,像他這樣的人怎么可以去負責調查索額圖。
索額圖曾經為了大清立下汗馬功勞,哪怕后來犯了點錯誤,也不是反賊能污蔑的。
請皇上立刻將陳鵬年下獄,嚴加審問他是不是故意構陷索額圖。此前查到了所謂罪證不足采信,而應換人重新調查秧參案,還索相一個清白。
“哐”
只見康熙直接抄起一方硯臺,狠狠砸向了墻頭。力道之大,硯臺瞬間碎裂,濺了一墻黑色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