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他被當成賊子,被侍衛們圍追堵截的場景還歷歷在目。總不能做冤大頭,反過來謝謝侍衛們認錯了人差點暴打他一頓。
河里,胤禟乖乖捕魚。
他的動作熟練,去年出海半年,早就在大海里練出來了。
因此,武拂衣才會說胤禟假設他不會水的提問很矯情,卻也琢磨起引發此問的原因。
今天胤禟說是為散心而來,瞧他的樣子是真有心事。
倒也不難推測落水選擇題本來是為誰準備的,應是讓胤禩在老九與郭絡羅氏之間二選一。
不多時,胤禟抓滿一桶魚上了岸。
武拂衣接了魚桶,讓老九去客房洗漱更衣。
“初秋日落后風也涼了,你別磨蹭,快去把濕衣服換了。”
胤禟點了點頭,腳下加快了速度。
武拂衣一起朝院子方向走,似是閑聊,語氣隨意地說了幾句。
“九弟,盡管你剛剛的問題很討打,但我還是想了想。雖然給不了你想要的稱心如意回答,卻也能說一說哪種回答最是騙人玩。”
胤禟豎起耳朵,“什么”
“我當然會選擇先救你。好兄弟,當然要給你生的機會。”
武拂衣配合說辭,還特意換上溫和的眼神。
“來不及救援十四,不幸導致他被淹死的話,我愿賠他一命,無法同生可以共死。有你替我好好活著,這也是死而無憾。”
黃昏,秋風吹拂。
胤禟聽著這個回答泛起一身雞皮疙瘩,立刻擺擺手。
“停四哥,你可別說了。我怎么覺得怪矯情惡心人的,真不如直接把我推入水里醒腦。”
武拂衣斜了胤禟一眼,“你知道就好,要不怎么說這答案最騙人呢。”
鬧了一場,接下來就消停了。
吃了全魚宴,胤禟騎馬回了城內。不是兩手空空回去,而被塞了幾本書,正是從東瀛買回來的書籍翻譯本。
去年出海考察,運回來一船書。
胤禟聽了四哥說的安排,先找靠譜的翻譯,而大半年過去完成了部分譯本。
這次被塞的書籍主要與兩個時間段的東瀛民生情況有關。
德川幕府上臺后,在慶長年間推行全島統一的良幣政策,元祿年間又再次鑄造惡幣。
如今,東瀛市面上能買的書籍沒有直接分析經濟民生數據,正是需要從字里行間去提取具體情況。像是游記、地方志、詩歌、散文等等,是能通過閱讀化零為整,搞出一份簡潔明了的表格。
然后,進行對比。統一鑄錢的良幣政策,與放縱地方上缺銀少銅式惡錢鑄造,兩者之間會造成哪些懸殊差異
胤禟接受了四哥給的任務,閱覽這些書籍,認認真真搞一份深入的東瀛貨幣研究。別說彈丸之地沒有探究意義,東瀛目前已知的金銀銅礦數量超過大清。
大清的貨幣政策混亂,銅錢也好、銀錠也罷,都是各地分散鑄造。
盡管朝廷頒布鑄幣的大致規格,但一紙公文很難被落到實處。而且朝廷擬定的規則,距離真正統一貨幣有很大距離。
胤禟在好些地方都有經營生意,收到的貨款銀錢各不相同。
他能夠意識到地方上的銀錢鑄造差異,但以往也沒太在意無法真正統一貨幣究竟有何弊端。
這次是要以東瀛為參照物了。
比起幅員遼闊的大清,島國面積小,幕府更易實現全國使用統一鑄造的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