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應該還沒把所學知識全都還給老師,試探著問問考點。
平時康熙抽查過哪些作業,那可能就是皇上著重看中的話題,指不定這次就要考的。
時值新年,各家各戶本就要串門拜年。
這也不會被說是有心結黨走得近,而是正常的人情往來。
不過,今年的拜年聊天內容,幾乎清一色變成了你家的孩子學了點什么。
即便是四爺府也不能置身事外,不可能把所有訪客拒之門外。
武拂衣趁機了解一波京城內的教育情況,給做了一次摸底調查。然后確定如今京城權貴圈對孩子教育,總體上還算抓得比較緊。
上有所行,下必效之。
康熙前年給人發書讓寫讀后感,去年組織摸底考開設理學院,是給出了重視教育的風向。想在京城混得好,得緊跟皇上的步伐。
胤禟明白這個道理,以往他不愿意做,因為康熙所喜不是他所喜。
盡管如此,他在送年禮時也能表達對別人的美好祝愿,祝福別人獲得康熙喜愛。
是將這一條落實在給雍郡王府送禮中。
今年過節,給四哥家孩子們的禮物很有創意。親自設計造型,打造了四套純金的有著筆墨紙硯外形的擺件,意味著學業順利。
金器套裝特意找潭柘寺大師給開了光。
不同于一般的文房四寶是消耗品,他送的金閃閃擺件能一直保存,瞧起來怪賞心悅目的。
不過,這類禮物不能給八爺府送。
胤禟對經營的產業進行人手大換血,與胤禩進行了脫鉤,但表面上不至于互不往來。
逢年過節,哪怕矛盾甚重的太子與直郡王也要相互送禮,遑論其他兄弟之間必須盡到基本禮數。
往年無處去發揮創意。
不能給胤禩送,雖然不會被嘲笑,卻得不到真心欣賞。更不提郭絡羅氏其實瞧不起那些離經叛道的器物。
今年,胤禟送禮卻更多幾分自在開心。
四哥不同,四哥懂他的奇思妙想,相信會拆船的四哥非常懂得定制禮物的閃光點。
果不其然,胤禟被四哥夸獎了,然后帶著令他興奮的回禮離開雍郡王府。
不是別的,是皮光炫亮的珍珠。
作為皇子不可能沒見過珍珠,但尚未親眼見識到人工養殖的極品珍珠,更不提這批珍珠的母貝是他本人的。
三年前,按照四哥的要求,他送了一批河蚌到北郊莊子。
真沒想到經過四哥之手,這批河蚌居然在三年后被養殖出一批極品珍珠。
在江南聽說過珍珠養殖,在北方甚少聽聞。
哪怕江南有珍珠養殖術,但這種技術不會外傳。只能從歷代文獻,比如宋朝龐元英所著文昌雜錄里找到只言片語,而具體操作各家保密。
四哥讓他漲見識了。
何止是漲見識,更重要的是即將開辟一條新財路。
胤禟獲得四哥指點,不如把珍珠賣到外國去。
品相好的作為飾品,品相普通地直接磨成粉,作為美容養顏之物銷售出去。
具體怎么操作是要仔細琢磨一番。
選定哪塊地做養殖場也可以琢磨起來,不一定僅限于京城,也能往南邊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