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突擊摸底考的結果基本在預料之中,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做父親的要求嚴格,孩子所掌握的知識就越多。考核內容不只是傳統四書五經,也摻雜了部分數理題。
令康熙心情好些,數理題的答題率比想象中要高。
說明那些大臣關注了皇上在教育方向上的理念變動,跟得上形勢,給孩子們加了數理課。
其中,當屬老四家的弘暉成績最為優異,他的解題思路清晰,連三道附加題也做出來了。
雖然只有七歲,但數理方面的知識儲備扎實,不只遠超一眾同輩考生,甚至能比過叔叔伯伯。
三道附加題,正是去年康熙對兒子們與青年一輩官宦子弟的考題變種。當時能準確作答的人,用一只手都能數得出來,而此次僅有弘暉一個孩子答對。
這不好說是不是老四給押題了。
即便是準確押題,弘暉也不可能是死記硬背。
因為題干發生了極大變化,他必是掌握了計算物體面積的數理方法才能做題。
三歲看老。
這話,康熙信也不信。從前他覺得太子會聰明伶俐一輩子,但如今看來環境會改變一個人。
胤礽小時候很聰慧,用弘暉與他比較也算不相上下。
如今,胤礽卻連兒子都沒教好。
此次一共有七個皇孫參加考試。太子家的弘皙是皇長孫,他的成績卻不出彩,連前三都沒排到。
弘皙九歲,比堂弟們學習的年歲要長。
自幼生在毓慶宮,四歲就入上書房,比其他同輩中人有多得多的機會接觸名師。可他的文理學識比不過堂弟們,竟然連一筆字也不如老四家的弘昐。
康熙不是只用一次考核成績評判孫子們。
沒閱覽過其他孫輩的日常功課,但關注過弘皙的作業。知道此番考試不是長孫失常發揮,就是正常水平。
這個結果是怎么造成的
兩種解釋,要不就是弘皙天賦平平,要不就是他讀書不夠用心。
若是前一種,尚未發現弘皙下定勤能補拙的決心;
若是后一種,不得不說就是太子沒怎么關心兒子的教育。
不論哪種情況,康熙很難對太子與弘皙滿意,尤其與老四家的兩個孩子做對比。
偏偏不能透露這種不滿,還要夸贊弘皙當屬于孫輩最佳。
言不由衷,即便是皇帝也憋屈,康熙卻不得不為之。
太子近年的表現著實與大度毫無關聯,實在不敢賭弘皙在太子的教育下能夠有容人之量。
還是讓老四家的孩子低調發展。一方面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贊譽讓他們迷失了方向。
二月初,摸底考結果公布了,但此次沒有公開各人的答題內容。
康熙表揚了弘皙,公開表態希望他作為皇長孫能帶著同輩中人一起進步學習。
小輩們的上學時間定在驚蟄之后,還有五天的準備。
皇孫們各自挑選兩名伴讀,此外另有一批被點名必須來上課的學生。總計約為五十五人,不按年齡,而按目前的學習進度分為兩個班級授課。
初步決定,開始一個月采取住讀方式。以后會不會走讀再議,具體的課程安排等到上課之前一天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