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心里明白,最后那句是假話。
哪有什么皇恩庇佑,康熙之前壓根沒問過養珍珠的事,但有些奉承之詞得用最誠心的語氣講出來。
他就養殖珍珠一事從茫茫書海里找對應資料,到落筆成書洋洋灑灑寫了一長篇文章,忙了小半個月。
對比來看,給李氏做每月一次英語口語陪練,遠遠不及這種工作辛苦。
不免懷疑被送了價值不菲的珍珠豬仔,是武拂衣自知剝削他太過心虛了,所以提前支付了潤筆補償費。
不論如何腹誹,胤禛把這篇文章準時交給了武拂衣,讓她在接待康熙參觀時參考著說。
感謝皇恩浩蕩也得演得真誠些。
往實際點想,康熙一直沒有干涉北郊莊子的實驗也是了一種安穩的養珠環境,算是皇恩的一種了。
武拂衣將此參考文章倒背如流,又將她的實際養珠經驗融合了進去,包括且不限于如何控制水溫、調節池水的營養成分等等。
準備妥當,二月初三就接待了康熙微服而來。
陪著參觀了簡陋暖房、拆鐘室,一邊走一邊聊珍珠、鐘表的養殖、制作過程。
不只于此,吃了午飯與康熙談了談教育孩子的一二三點建議。
總體圍繞一個核心思想。
不能死讀書,要激發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在保證基礎教育的情況下,讓他們去尋找感興趣的學習方向而因材施教。
誰叫康熙是皇帝,不能生硬否定他不懂就背一百二十遍的理念。
只能委婉地說這樣學習效率太低,不如幫助孩子們進行理解,多出來的時間能習得其他知識。
至于康熙有沒有聽進去
離開時,他對珍珠養殖與安置游民的方案表示了肯定,但這件事無法一蹴而就。
雍郡王搞的養殖更像是實驗室培養。雖然出了成果,但耗費的成本高,要轉化成民間產業批量養殖還需進一步摸索。
比如第一批養點選址于何處
這就很有講究,不只是自然環境允許,也要當地官員、地方勢力的配合。
這事胤禟如果真的有興趣牽頭,讓他呈折子做幾套預案。不能一拍腦袋,要前期實地調研一番。
武拂衣等的就是“實地調研”這句話。
要調研,不就又有理由出京城了。她一定要爭取離開,也有合情合理的理由。
如今雍郡王被調到了工部,給派了對各類工程與器械查漏補缺的任務。
更要因地制宜,不能紙上談兵。修水利也好、搞農業工具也好,各個地方環境不同而使用器物不同,長期在外考察是名正言順的事。
等到把工部卷宗熟讀一番后,應該要出門考察才對。
武拂衣不僅自己想走,也想給孩子們制造出去游歷的機會。
康熙沒有明確表示行或不行,但在回宮后公布了對小輩們的課程安排。
出乎了絕大多數人的意料,皇上竟然給出了額外休假獎勵制度。
孩子們的課程,每個月有三天基礎休息日,是上九休一。
另外,每個月又多批六天休假,可以達成上七休三。想要獲得額外的兩天休假,學生必須通過每七天一次的隨堂測驗。
測驗考得好,多出的六天隨你的喜好安排;考得不好,這段時間就要用來查漏補缺復習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