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時候難道要換太子妃
康熙權衡再三沒有做出那般薄涼之舉。
石家自努爾哈赤年間就為后金效力,哪怕石文炳身故,但他的叔伯、兄弟都是人才。
太子岳父去世,不影響對石家其他人的任人唯賢。
當時,康熙如此認為,所以覺得選定的兒媳喪父也無妨,瓜爾佳氏依舊足夠資格繼續做太子妃。并且沒讓她守孝三年,唯恐變數太多,只守孝一年就進行了與太子的大婚。
后來也確實重用了石家的有才之人。
比如石琳,他是石文炳的叔叔。在三藩之亂中,親自坐鎮河南開封。嚴肅軍紀,安定民心,使得八旗軍隊順利南下作戰。
后又是升任兩廣總督。直至其身故于任上,一直勤政為民,所施政策無不都是為了百姓著想。
再如石文炳的堂弟石文晟,如今也是調任湖廣總督。
從打擊拐賣人口非法集團一案中,是能看出他的雷厲風行手段。
一切發展看似沒有不妥。
石文炳英年早逝,皇上卻不曾虧待石家。
此刻,康熙比較著太子對子女的態度差異,終是確定了他與石家君臣相得讓誰心里扎了一根毒刺。
石家越是忠君,瓜爾佳氏越是品性淑孝純善,太子就越不滿意,因為四個字國無君。
尤其是儲君與皇帝之間發生了利益、思想、感情等等矛盾沖突之后,忠于皇帝的人不可能竭力支持太子。
比如這一次的拐賣案。
石文晟在接到老四的示警后,肅查湖北湖南的非法人口略賣團伙,有一個算一個都不放過,誰做后臺都不管用。
這樣做會得罪誰
如果王麻子所言是真,他是上頭有人,人在京城。那個幕后之人的名字,或是呼之欲出。
哪怕沒有足夠多的證據,但無法不懷疑胤礽因為石文晟打擊犯罪而利益受損,于是對同為來自石家的太子妃瓜爾佳氏越發冷待。
當你看一個人不順眼時,這人做什么都是錯的。
康熙沒有感情用事,也曾經勸服自己胤礽能改好,但一樁樁事實擺到了面前,不認不行。
于是,康熙四十五年開春,下了一道圣旨。
撤去凌普內務府總管的職務,理由就是他監督不利,居然讓御制物品流到了人販子小頭目的手上。
改由廉郡王胤禩接管內務府,由十阿哥胤祹協理。
不久之后,毓慶宮碎了一地的瓷器。
凌普是太子奶娘的丈夫,據說他紅著眼眶離開了毓慶宮。
對外說辭,此次因罪被罷免,他有愧于太子的信任與提拔,沒能把內務府諸多事宜打理好。
內情如何,智者見智。
康熙沒給凌普將功折罪的機會。
這人不是他選的,而是太子在三年多前任命的。
三年也沒讓凌普學會怎么辦事,完全沒有必要再留。哪怕論私人情分,接替他的胤禩是太子的弟弟,難道不比奶媽的丈夫親近
這一題的真實答案,卻是誰也不能擺到臺面上。
自此刻起,太子也顧不上給遠在天邊的老四找麻煩。
近在京城的胤禩,成了繼胤禔之后,被太子黨的主要針對目標。
朝堂上,必有因此生出的紛爭。
康熙坐山觀虎斗,趁此將理學院的首屆學生都散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