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種俗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他建議“去年年初,你在廣東府與威廉說了想著搭乘海船遠航,我覺得可以準備起來了。接下去朝中必有風波,離得越遠越好。”
“跑是一定要跑的,可眼下還有一堆事。”
武拂衣想著迫在眉睫的問題,“天亮后,下一步要怎么走”
是直接折返江寧,把干凈寺發現的問題與推測盡數告之康熙
或是依照原計劃繼續在江南暗查,找漕幫船運打探相關線索
胤禛也發愁,他與老鬼運氣也著實太好了些,剛剛出來一天就撞見事。
假設正月初二折返江寧匯報重大發現,否會被康熙懷疑老四早就聽說了相關風聲
此前老四是知情不報,不然怎么能如此迅速潛伏干凈寺,先撞上了點肉燈日,又是找到了賬冊里的問題。
有關爆炸的推測,說是一定要對康熙說的,但什么時候講最合適呢
如果只是單純的父子關系就好了。
發現危及父親性命的威脅,做兒子警惕心起而提醒父親,那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偏偏,康熙是皇帝。
他本人又一貫把做皇帝放在做父親之前。
當你告訴一個皇帝他可能要被太子刺殺,哪怕真的出于好心,卻也不一定會被感謝。
還會被質疑是不是所圖甚大,是不是早就想把親兄長的儲君位置給撬掉,繼而有窺覬皇位的心思。
煩
很煩
非常煩
康熙四十七年,正月初一的夜晚,新年伊始就要思考處理如此麻煩的問題。
天亮之后,武拂衣與胤禛還是決定返回江寧府。
即便有遭遇康熙誤解疑心的風險,這則消息也得盡快捎回去。
如今在與時間賽跑。
早一天告之皇上爆炸隱患的存在,就能早一刻進行提防。
兩人并不知道康熙的正月行程安排。
眾位皇子與大臣都自由活動了,康熙也可能四處走走。這份路線安排,某些御前侍衛卻可能知曉一二。
目前所知的非法人口買賣的涉案人員之中,已經涵蓋部分內務府官員與一等侍衛。
換言之,康熙身邊人可能被太子收買籠絡,從而出賣了路線圖。
侍衛們不一定參與謀反,只是稍許透露皇上行蹤,以為太子想要避開皇上盯梢玩得更加盡興些,殊不知其中的巨大危險。
這一番推測是小人之心了嗎
武拂衣真的說不準。歷史上皇位之爭充斥著鮮血與死亡,誰能保證太子不會效仿玄武門之變
她也不能賭胤礽的善良。說良心話,在她成為四阿哥后就沒感受過太子作為兄長的善意與關懷。
如今懷疑有爆炸殺局,說不定不僅僅針對康熙,還要把其他皇子一鍋端了。
反正炸一個也是炸,炸一群也是炸,也免去了事發之后被兄弟們尋仇的可能性。
善游者溺,善騎者墮。
不能仗著身手好,就認為能輕輕松松在爆炸中逃出生天。即便一個人逃得了,但又能救幾個人呢
那種經典狗血選擇題又要來了。
如果康熙與胤禛同時身處爆炸現場,只能救一個人活命,是該選擇誰呢
武拂衣有此聯想就開始頭疼。
感情上,毫無疑問是偏向胤禛。但讓康熙現在死掉,她勢必要渡過一段艱難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