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南下考察,撞破拐賣人口特大案件。
去年南巡,四爺隨圣駕去江南,廢太子差點搞出爆炸謀逆案。
一次接著一次,四爺數次三番從閻王門前經過,難道還不能說明外出不安全。
宋氏不能講真心話,她完全不想陪四爺作死。為女兒也做不到豁出命去,何況對沒什么感情的四爺。
這種以命相陪的差事就交給武氏吧。不和她搶,更可憐這人沒個孩子傍身,苦活累活卻全做了。
可憐別人之后,更要為自己打算。
宋氏知道身在四爺府必須做點什么。
她的位份本就低,不能再被一比下去,否則別想有各種額外賞賜。
想做些能獲得賞賜的事,兜兜轉轉只能繞回農學上。這條路本就是四爺指的,大方向不會出錯。
不愿意下地,那就做書面工作,還能找女兒做外援。
茉雅琪如今常駐北郊莊子搞各種農作物實驗。她在農學上的研究被康熙認可,給派了一支專業隊伍做幫手。
宋氏沒想要比女兒出色,就搞些農學歷代發展考據。她好似在農學書的海洋里狗刨,不求多優秀,只求小有收獲就行。
比如李氏學習英吉利文的七年后出了互譯字典,那么她學農后十年也能搞本農學考據初探。
說是學農十年,已經摸魚偷懶過了七年多,所剩時間不長了。之所以做此安排,因為那可能是四爺的回程日期。
四爺即將進行第二次離京考察。
宋氏不知道四爺具體去哪里,也說不清究竟走多久。她參考四爺上次帶著女兒一起南下考察用了兩三年,以定此目標日期。
事實上,武拂衣的西洋遠航規劃比宋氏預期更長。
計劃去程走海路,而回程橫跨歐亞大陸。一鼓作氣,把歐洲諸國的動態都給了解清楚,估計四五年左右。
卻不會向胤禛之外的人透露。就算對康熙也是糊弄隱瞞,就說是船去船回兩三年足夠。
為什么隱瞞
道理很簡單,一走四五年與離開兩三年的感覺不一樣。
而且推測康熙為朝堂局勢考慮,他在世時恐怕不會放老四第三次遠行了。
計劃今秋出發,各種出行準備也要做起來。
胤禛更要安排妥當各處密探,哪怕離開四五年,也要持續掌握國內的消息。
如此一來,整個雍郡王府各有各的忙碌。
孩子們也一樣忙碌。
此次遠行,只有弘暉出行。弘昀八歲,年紀還小;茉雅琪更想留在田地搞農作物實驗;弘昐剛剛成親不合適遠游。
弘暉十三歲,不必趕著今年成親,也在上書房讀了六年書,正是能帶著問題去考察。
作為兄妹四人的出行代表,他背負著為其他人搜羅感興趣學識相關學識的重任。有時間,四兄妹就聚在一起。一天一個想法,都是要弘暉去探索的內容。
這般忙碌,真沒多少閑心去管隔壁胤禩家是不是賓客滿座。
胤禛用桃花扇里的一句話概括老八的將來,“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不過,胤禛也沒想到老八這樓塌得又快又猛又徹底。
春節后,二月二龍抬頭。
朝會上,康熙主動提起了去年不少人提起的立新太子一事。
當時讓大家別著急,好好過年,認真思考,而且也能暢所欲言上折子推薦心目中的儲君人選。
等到正月十五,春節假期結束,各地的折子陸陸續續抵達了京城。二月初,想表態的人都表態了,是能談一談大家都傾向支持哪位皇子。
康熙把不同皇子的支持折子給分類裝箱,八阿哥的支持者最多,多到其他阿哥加在一起堪堪就是老八的一個零頭。
“胤禩,頗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