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
胤禟堅定搖頭,極不贊同這樣的安排。
“這樣的風險性太大了,比唐僧取經更難。不是四個人就能組成取經四人組,你沒有悟空、八戒、沙僧保駕護航。”
等一下。
悟空大概是有的來時,武側福晉表現了很能打的樣子。
胤禛接受到了老九的目光,只能禮貌微笑。
他要怎么解釋,來時以一敵百對付海盜的武氏是老鬼解釋不了,那就保持沉默。
胤禟晃了晃腦袋讓自己思想嚴肅點,現在不是想亂七八糟事情的時候。
他勸說“盡管海路會遇到海盜、風暴等等,但各國商船航行了多年,大量的先例參考規避危險。走陸路卻少有安全指南。如今,歐洲多國還在打西班牙王位繼承戰,各國之間的邊境關卡怎么通過四哥,一起走海路吧。”
溫憲也是勸說,“雖然這次沒能實地考察其他幾國,那也可以等到下一次再出海。或者,我們索性就在歐洲多呆一年再走水路回國。”
哎呦,很勇啊,好敢講。
弘昇以敬佩地眼神瞧著五姑姑,德妃娘娘生的孩子都很有想法。
溫憲公主就差直說將在外軍令有不受,一個個都敢不按照給皇上報備過的計劃行事。
胤禛毫不意外妹妹的提議,溫憲的膽子是練出來了。
他卻知道兩個人抗旨走陸路,與一群人都在歐洲多呆一年的區別。
前者能讓康熙的火氣稍微輕一些,后者難免被定性為出去玩就會心野了。
武拂衣婉拒了溫憲的提議,“你的好意,為兄心領了,卻是沒必要一起受罰。你們按時回京,有來有回,再出門不難。尤其是老九要繼續做遠洋生意,更要開拓建立東方金融市場,是要在汗阿瑪面前保持良好信譽。”
這是說得情真意切,仿佛一心一意為弟弟妹妹們打算。
“而且推遲回京不是最優解,因為要考察國家頗多,陸路回京是最好選擇。你們已經見識了倫敦的與眾不同,從這一城市側面反應出歐羅巴的風俗與大清大相徑庭。存在很多陋習,但絕不缺乏探索精神。
來時,我們大致認識到了歐羅巴諸國在海上的力量分布。現在也是時候探索解各國的陸上實力。從前沒有人做,充滿了危險,那我就更責無旁貸要去完成。”
有句實話不能講。
溫憲也好,胤禟也好,甚至弘暉都可能有被康熙批準再出洋,但是老四不會有這種機會了。
回京之后,如果康熙沒有改變心意,老四極有可能被逼上皇位。
如果康熙變了心,那就要準備應對更加復雜的斗爭,也沒可能被批準出洋。
故而,所謂的下次一定,在老四身上就是一紙空談。
于情于理的都擺出來了。
這還不夠,還要打一張加深感情牌。
“考察團沒能一起回京,勢必會引發汗阿瑪的怒意。這件事該由我全權承擔。負荊請罪的認錯書、讓人消氣的考察趣聞都在里面了,你們幫著轉交就行。”
武拂衣將一個木盒取來,里面是胤禛以老四之名寫給父皇的信。
“改走陸是我一意孤行,這件事著重對汗阿瑪說明了,你們誰也無法阻攔我的決定。一人做事一人當,誰也不許亂擔責任。讓你們收到的牽連責罰,待日后補償。”
讓老九等人走海路先回京,這做法有些不地道,肯定會承擔一波康熙怒氣。
這倒不是死道友不死貧道,而是不火上澆油引發康熙更大怒火。
老四不上回程的船,其他人也不能綁他上。
至少還知道讓弟弟、妹妹、兒子與侄子走更安全的路回家,而不是把人帶偏了一起做不回家的人。
“四哥”
胤禟有一肚子勸說之詞,但話到嘴邊發現講不出口了,因為冷靜思考發現四哥的決定很對。
尤其是弘昇,自己也要把他按時帶回京城,才能給五哥一個交代。
四哥也是敢作敢當。意思很明確,千錯萬錯他一個人的錯,而陸路之行走定了。
時至今日,胤禟心甘情愿站隊四哥。除四哥之外,其他兄弟繼位對大清對他個人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