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擬貓化,每期還會搞互動。從官網抽取幸運觀眾一名,包食宿與交通費去現場參與節目。
今天被邀請的是一個在校男大學生,化名張三同學。節目慣例,請嘉賓圍繞當日主體隨便講兩句。
張同學拿到話筒,雙手還有點微微顫抖地緊張。雖然是錄播,但國視是全球都能搜到的節目。
“我、我、我很高興能來見證四爺,哦,是清世宗雍正帝的親筆書信。”
講了這一句,仿佛提到四爺就不緊張了,一連串的彩虹屁出來了。
“我認為雍正帝是清朝最偉大的皇帝。正因有他開眼看世界,才讓清朝打開了通向海洋的大門,而不再是局限在農耕社會中。從多本文學書中,更推測雍正帝在登基前親自出海去歐洲考察。
這是多么勇敢無畏的精神,那時的出海遠洋意味著與死神跳貼面舞,疾病、海盜、海上風暴都是奪命威脅。
但雍正帝義無反顧地去了,那種精神就像是雖千萬人吾往矣。這種探索精神一直被傳承下來,至今「探索,永無止境」也是天清大學的校訓。“
這時,主持人喵學長插播說“眾所周知,「探索,永無止境」也是京寰大學的校訓。兩校誰是正統的爭奪戰,持續百多年至今未休。“
大清皇家學院,康熙擔任第一任校長。
在19世紀后半期,一分為二,成立了天清大學與京寰大學。誰更杰出的學校競爭賽,一不小心就延續一百多年了。
屏幕上,張同學的彩虹屁還在繼續。
艾臻一言不發地聽著,別看他面無多余表情,但心里有點說不出原因的開心。
仿佛張同學贊美雍正的兢兢業業、英勇無敵、孝順父親友愛兄長等等,都是夸獎到了自己身上。
真是奇了怪了,怎么與一個歷史人物如此共情。
這是不是研究者的良好心態。對于歷史人物忌諱追星式心態,要客觀看待,從不同角度給出分析才對。
今夜考古追追追就是帶來了新的角度。
新發現了乾新帝弘暉的文書集,其中包括一封來自父親雍正的信。
信件很短,保存較完整。用詞很通俗易懂,不是公文而是家書。
吾兒弘暉,當你看到這封信時,為父已經與口口口踏上了遠行之路。十八年了,終于能把皇位傳給你了。
為父操勞半生,想來你也懂得我渴望退休的心情。世界很大,我想出去走走。死心吧,別找我回來幫你打工。
想嘗試一把離家出走滋味的老父親,雍正十八年臘八。
此封書信一出,節目里的嘉賓張同學頓時不好了。
節目外,評論留言區也炸鍋了。
這時再看手機,熱搜首位已經被雍正帝霸占。
吃瓜群眾集中關注兩個點
口口口的三個字是什么,四爺禪位后與誰一起離家出走了
另外,就是那個表情符號。它把史書中雍正帝嚴肅沉默的畫風給徹底崩壞了,請記住是四爺自己動的手。
艾臻瞧著這一幕,下意識動了動手指。
不知道為什么,他覺得此刻能在地上摳出一座紫禁城來。沒道理的,雍正的事與他艾臻有什么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