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故宮,花香怡人。
今年五月趕上了「清朝京城城防主題展」,其中包括了舊時槍炮、守軍制服、應急救災物品、城防布局圖等等展品。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一對老虎標本,制作于雍正四年初春。
三百多年過去,叫人驚嘆當時的防腐技術之高,居然能讓這對老虎標本保留至今。
標本所呈現的老虎狀態并非威風凜凜,而是瘦骨嶙峋的饑餓狀態。瑪瑙取代了真虎眼,而雕、出了兇神惡煞的眼神。
一目了然,這是兩只惡虎,因為饑餓是會毫不猶豫地吃人。
展區內給出了圖文解釋
雍正三年冬,北郊莊子突現惡虎兩只。闖入后廚偷食,攻擊侍衛后被迅速擊斃。
當日,恰逢臻貴妃于北郊莊子小住。武氏離莊返回皇宮不久,惡虎突襲事件發生。
雍正帝問訊親臨現場調查,排除人為作案,而將兩只老虎做成標本。此舉是為警示世人,京城周邊尚有野獸入侵人類生活區域,務必要提高警惕。
因此,城防展覽才會展出這對老虎標本,也讓現在的游客更直觀感受清朝時期的生態環境與今天不同。
武拂衣隔著玻璃,欣賞著展區中的老虎標本,又是逐字逐句閱讀了展示牌。
淺笑著搖了搖頭,如果她是老四或武氏,惡虎標本的真實制作原因與這段解說詞應是風馬牛不相及。
會是什么原因呢
或許,就是單純地博美人一笑。
有人喜歡搞收藏,而這兩只惡虎的闖入引發了特殊反應,才會將其制成了標本。
說老虎,老虎到。
紀錄片制作組傳來消息,有了一個新的考察方向。
根據最新消息,在云貴山林發現了一對老虎石刻。其外形與雍正帝制作的惡虎標本有九成相似。
這會是破解雍正帝與武氏死亡之謎的線索嗎
盡管云貴與京城相距甚遠,正常的清朝皇帝都不可能埋葬于此,但誰叫雍正帝根本沒修皇陵,他的葬身地就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弘暉給修建的衣冠冢,也沒能史書內找到一筆具體位置。后世只能瞎貓抓死耗子般去碰碰運氣了。
走進遺失的時光大型紀錄片,肯定不只拍攝一處野外考察,但大致方向早就確定了,研究員們挑選感興趣的加入其中某個方向。
臨時增加選題的情況不多,因為紀錄片是要出片的。
如果記錄了半天沒有價值的成果,前期投入的錢不就打水漂了。
梁導發來訊息,說是「探尋惡虎石雕之謎」當做番外篇來拍攝。主要記錄深入山林的考察過程,問有沒有參加的興趣
武拂衣一聽就來了興致,完全不在乎會否最終白跑一趟。
她很爽快地答應,而推測這次新選題背后有新投資人看好。要不是錢給夠,梁導不可能輕易松口。
事實上,梁導就是被錢砸傷了。
艾臻臨時給出新方向,說想去云貴之地查一查惡虎石雕,說不定能破解雍正帝死亡之謎。
梁導很想拒絕,三百年多少人找雍正的墓葬都沒找到,他不覺得節目組能運氣好到這種地步。
奈何艾先生很會砸錢,表示他會加錢投資這一趟行程。就當是他牽頭搞的考察隊,工資照給,而節目組負責跟拍就行。
如果沒拍到合適素材,就當這一次是他買單,讓眾人公費旅游了一趟。
這怎么好意思呢
梁導立刻改口答應了。
而艾先生的唯一條件就是讓他說服武黎加入這此考察,而這也過于順利地辦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