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珠決定同去江南,最歡喜的莫過于三個孩子。
雖然他們嘴里不說,但能與父親和母親一同出行,心中還是高興的。
另一頭,他們又擔心江南那邊祖母的病情,出發前一日,寶鴉朝梅大勾勾手,霸著他一起去找畢爺爺開了府庫,想尋些滋補養心的藥材給祖母帶上;梅珩更方便,直接去自己的私庫,包了幾支最上成的老參與靈芝加進行李里頭。
宣明珠聽聞后,沒有告訴他們這些事宜她都已安排妥當,而是彎眸夸獎“你們有心,祖母知曉了定會寬慰,病情也會痊愈的。”
等皇帝得知宣明珠要下江南時,這廂的行李都已收拾妥了。皇帝對此措手不及,特意請皇姑母入宮一趟,問姑母是否對他處理梅家一事有所不滿。
“陛下不要多心。”宣明珠解釋說,“皆因孩子們要去,陛下向來知道的,我放心不下你表妹離家太遠,珩兒的身子骨又弱些,梅大人忙起公事來自己都三餐不定,我要是留在家里,怕也是日日懸心的光景。”
她答應皇帝,會在他十一月大婚以前趕回洛陽,她這個當姑母的,還要親自為皇侄兒主婚呢。
出發這日,正是重陽。
梅長生帶著扈衛從梅宅出發,與公主的儀隊在安化門會合。
宣明珠母子四人乘坐的是一輛寬敞古樸的漆壁實木馬車,比起上回去行宮的排場低調了許多,勝在實用,畢竟出京城過禹州之后,要棄車走水路,一切從速從簡可矣。
至于仆婢、暗衛、女醫、藥郎等隨扈皆不在話下,宣明珠將迎宵松苔雪堂三人都帶上了,給她們一個分配了一個孩子保護。大差錯自然出不了的,只不過有備無患,這么著她可安心些。
在城門口見到長身玉立的梅鶴庭時,宣明珠怔了一下。
只見他眉勒玉額帶,身穿交領白錦衫,外頭卻罩了件暗銀紋羽緞斗篷,宣明珠問“梅大人冷嗎”
九月的天氣,還只是早晚初見寒涼,怎么也不至于早早就罩上呢子披風。
梅長生聞言,修長的手指攏了下襟口系帶,在車帷外輕聲回她“過了寒露,秋氣愈肅殺,衣暖些能保元氣。殿下也請留意添衣,莫著了風寒。”
宣明珠順口應了一聲,秋氣肅不肅殺她不覺,只覺得此人越發講究了。
檢點車馬,便要出城,忽有一人從城內趕了來。
法染來送她一程。
梅長生自鞍上居高回眸,那立在青灰闕墻下的僧人高華不染,一雙藍眸平和依舊,遙遙望他淡笑。
梅長生本能地瞇起眼,隨即,放松手指下的韁轡,回以淡笑,用口型作了兩個字多謝。
多謝你聰明反被聰明誤,幫我創造與公主相處的機會。
你想讓我離寶山,我便連寶山一同搬走,你奈我何。
“阿彌陀佛。”法染不知有無看清他的示意,澹然合掌念偈,神情中沒有了那天夜里的云詭妖冶,又如那不可侵犯的蓮花座上仙。
這廂宣明珠聽稟,掀簾看見九叔,下了車走來。法染與她淡淡敘別,目光落在宣明珠空蕩蕩的腕上,容止一瞬,側頭在她耳畔說了幾句話。
見宣明珠紅了耳廓,法染收聲微笑,轉身回行。
來得飄渺,去得玄妙。
二人離得遠,梅長生聽不見他們說什么,等宣明珠回車上,欲問,又找不著合適的借口。
法染此日現身,在梅長生的意料之外。他不懼法染,但那種無形的威脅還是令他如芒在背。
一行很快出了京城,梅豫在車里陪著寶鴉翻花繩玩兒,一臉嫌棄也不耽誤他手底下花樣頻出,賺得小妹一聲聲驚嘆。梅珩坐在車窗邊的位置,向父親那里看了一眼,轉頭自然而然地與母親閑聊
“方才法染國師與母親說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