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昭一見他這小心肝的頭釵,臉色登時煞白,余小七道“我們大人說了,楊大人昨兒在酒席上黃的白的招待他一頓,怎么著也該禮尚往來。好在楊大人的相好多,真的假的不論,往后一天來衙門口跪一個,喝幾出全堂會,御史臺的彈劾也不寂寞,楊夫人的嗓門也不寂寞,楊大人說是不是”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楊青昭被逼無奈,只得將賬冊灰溜溜交了出來。
梅長生接到后稅冊大致翻了一遍,攜到隔壁院落,奉給宣明珠看。
宣明珠還琢磨著昨晚自己不知怎么睡過去的事,瞅了梅長生一眼,他倒是精神,只是眼底的兩片淺青還沒消。
“昨晚大人又沒休息好”
梅長生微笑搖頭,昨夜若與她同時間睡,又該擾她清夢了。
示意宣明珠看那賬冊,宣明珠亦是掌管大家業的,隨手翻了幾頁便冷笑,“還是不老實啊。”
“真假摻半,大頭不差,但零碎的賬目對不上之處太多。”梅長生道,“塘底的淤泥不會一回便除清,這是想把我絆在阜州,好給后頭的幾州爭取時間準備呢。”
宣明珠聞語便知他的意思,“所以不留了”
梅長生有點暗自開心,點頭,“阜州的情況大體也便如此了,臣打算直下揚州。”
正說到這里,余小七送了封信進來,卻正是揚州來的,乃梅父親筆,道他母親病情漸瘳,勿多惦念。
這可是個好消息,梅家二老雖然不再是宣明珠的公婆,但有層親緣在,她聽見梅夫人身體漸好,也舒開眉心。
梅長生則命人喚來二子,將祖母的事告訴他們,梅豫聽后同樣大大松了口氣,而梅珩笑著摸下鼻子,悄覷父親一眼。
梅長生趁著大家伙高興,目光柔然看向宣明珠,“母親無恙,臣心里甚喜。聽說阜州城在九月十五會舉辦花燈會,今夜不妨帶孩子們去看,他們這一路也都揪心擔憂,如今闔該出門散散。”
經他一說,宣明珠想起來他們是初九離京的,今天可不又逢望日了。出門看燈,若在長輩病時,這三個孩子都懂禮數不會去玩樂,如今倒可樂樂,也算遙為他們祖母慶賀。
不過他們在這里熱鬧地說了半天,平時最好湊趣兒的一個卻沒動靜。
宣明珠眸光流轉,莞唇向安安靜靜的內槅間道“咱們這里頭,好似有個人不想去呢,那便不帶她了罷。”
那頭隨即傳來中氣十足的嗓音“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哎,背詩哩背詩哩,么得打擾方方誰喊女兒來著”
說著裝模作樣捧著書本,歪身從百寶墻邊露出一顆腦袋瓜。
一屋子人相視而笑。
同一時間,揚州府,梅宅。
梅夫人焦慮地在房里踱步,她生來是個柔性人,即使步急,那舄邊蓮裾亦裊然款擺,風韻十足。
“打小我便不是個會說謊的,鶴兒那信上寫得明白,他不日便帶殿下來了,若被發現我是佯裝的,這可怎么處。我到時是應躺在床上好,還是咳兩聲”
轉過頭,瞧見梅父跟個爺似的欹在太師椅里喝茶。
梅夫人嗔道“老爺倒幫我想想,孩子的后半生大事,怎么不知急呢。”
梅父端著小紫砂壺冷笑一聲,“好小子,自己沒本事追媳婦,叫老子娘裝病助他,虧他如何想來。也便是你心軟,我這里還有一頓家法候著他”
梅夫人見他這副脾氣,急得沒有著落,“從小到大,鶴兒何曾開口求過人,如今孩子好不容易開竅了,老爺不心疼兒子,也不疼寶鴉不成”
清雅熨耳的吳儂軟語,再急也無一絲火星兒,梅父抬起那雙凌歷的墨眉,見夫人頰蘊赧紅之色,目含秋水之嗔,忽失力放下茶壺,手指掐著肋頭骨下頭,“哎”了一聲。
“老爺怎么了”梅夫人唬了一跳,忙趕過去扶他。
她的柔荑被一雙有力的大手包住,梅父道“什么大事,值當急成這模樣。便這么裝,學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