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想什么,眼睛中的光芒越來越明亮。
又過了片刻,他再次起身。
李四遙望西方,遙望龍城關的位置,隨后將酒囊中的酒一灑,倒在了地面上。
酒香四溢。
他對著西方抱拳行禮,說了一聲,“與諸位同飲。”
接下來的半天時間里,他沒有收拾家當。
其實他根本也沒有什么家當。
劍館根本不賺錢的。
李四只是將劍館里里外外收拾打掃了一遍,打掃得一塵不染。
然后,他又倍加珍惜地擦拭了一遍已經多年沒有飲血的本命劍。
最后,他昂首挺胸地走出了大院,關上了大門。
他并沒有把門上鎖。
走了兩步,李四像是想到了什么,回頭一看,猶豫了片刻,便不再猶豫。
他取下了門上的牌匾。
“飛燕,一起走嘍。”
牌匾被摘,于是劍館門口就只剩下那一幅對聯。
“恃強凌弱行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
燙金的大字,在陽光下閃著若隱若現的金色光芒。
.........
李四緩緩走出城門。
他看見了城外那片空地上滾滾的人流。
一眼看不到頭,烏壓壓的一片。
好多好多人啊。
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對魔族大軍入關的慌張,對即將背井離鄉的迷茫,甚至還有對第一次乘坐飛舟的好奇與期待.......
他們中,其實有很多人在這之前根本不知道魔族是什么。
即使到現在,他們也沒搞清楚這個概念。
他們只知道這是個很壞又很強的東西,所以他們要退。
李四站在路邊,看著那滾滾的人流,看著老幼婦孺們一個接著一個登上飛舟。
每當一艘戰舟滿載,便會升空而起,向著東邊飛去,破開云霧,因為極速掀動氣流,留下一道道長長的尾芒,經久不消。
而這時,總會有小孩發出“哇哇”的驚嘆聲。
對于大人來說,背井離鄉往往意味著傷心,意味著不舍。
但對于小孩來說,卻是代表著新鮮,飛舟的神奇,更是讓他們無比歡樂。
所以,小孩子便是此刻場上唯一能笑得出來的一類人。
李四在一旁看了很久很久。
一艘又一艘的飛舟破空而去。
城外的人越來越少。
到了最后,只剩下最后一艘飛舟還未升空。
“師傅,走了。”一個娃娃臉的修士走了上來,對李四道。
李四看了他一眼。
這是他劍館的諸多弟子之一,叫做常有福。
很有福的一個名字。
只是名字的主人卻并沒有那么有福。
他是個孤兒,從小吃百家飯長大。
二十年前,李四來到小城開了“飛燕劍李”,還只是凡人的常有福走了進去。
常有福不是修士,就連一塊象征性的靈石都交不起。
但最后,李四還是收了他,并且傳授他修真功法。
因為,李四在常有福身上看到了某些屬于劍修的東西。
事實證明,他的眼光并沒有錯,不過二十年時間,常有福修劍已經小有所成。
當然,常有福對于李四這位師傅也異常尊敬,視作生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