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鶯鶯伸出手,白菓握上,笑容嬌羞。
她站起身合著身旁的步伐,一起去給婆婆敬茶。
有所謂是人生四大喜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久旱逢甘雨。
宋鶯鶯握緊白菓的手,志得意滿。
很快,新進狀元休完婚假,被皇帝點為翰林,后又外放出京。
宋鶯鶯帶著白菓告別家人,此去經年,不知何時能再見,行舟吃水很深,岸上的身影逐漸模糊。
身旁只有一道窈窕身影一直伴著她。
在外放官的日子,清貧又歡樂。
宋鶯鶯始終謹記當官為民,為官廉潔,家里的米也只夠下鍋的,沒有多余銀錢,白菓持家操心,遣去照顧的婆子,洗手煮湯羹,妻妻二人同心同德。
不久,白菓十月懷胎,嬰孩也呱呱落地。
家中這時卻傳來噩耗,宋鶯鶯的母親病了,想見她最后一面。
宋鶯鶯卻因為不與上官同流合污被拒絕告假,此時離開就是擅離職守。
只好含恨送別妻子白菓回家,孩子還小,擔心路途顛簸就留在家里。
白菓撫摸宋鶯鶯的臉頰,“你放心,有我在。”
宋鶯鶯握住她的手,含淚咬牙,“幫我去見母親最后一面,就說吾兒不孝”
白菓遠去,自始自終,宋鶯鶯都沒有踏出任職地方一步。
不久母親噩耗傳來,床上嬰孩啼哭,好像也在為宋鶯鶯傷心。
舊的生命逝去,新的生命而至,人類輪回,周而復始。
床前明月光,宋鶯鶯抱著孩子搖晃,忽有所悟。
白菓的信件也到了,說家中事務繁忙,她要留下照顧姻親,還要料理母親后事。
宋鶯鶯終于告事假回家,妻妻二人在府中見面,皆紅了眼睛。
料理掉母親后事,宋鶯鶯對官場突然疲倦,但一家老小,都要張口吃飯,重擔壓在她的身上,她去拜佛,有了遁入空門的心思,最后還是選擇咬牙扛起重擔。
宋鶯鶯跪在佛前,抬頭時見佛祖拈花而笑,她心思清明。
時間恍然而逝,宋鶯鶯從任上終于掉回京城,父親卻已年邁,也去了。
轉身回望,家中只剩下妻妻二人,孩童卻漸漸長大。
白菓臉上長了皺紋,宋鶯鶯眉間的皺痕也深,她們逐漸老去,宋鶯鶯和孩子的爭執也愈深。
她官位越高,回家的次數越少。
錯過的時間已經無法挽救,直到白菓身體虛弱生病,矛盾爆發。
孩子無法理解宋鶯鶯為官為民的心,只知道她的嚴厲要求,卻很少見她陪伴家人。
宋鶯鶯看著半大的小伙子怒發沖冠,轉瞬回想,卻怎么也想不起她是否是這樣的人。
就好像這些事情都是憑空發生,她沒有做過。
心里的疑惑一閃而過,白菓躺在床上沖她揮手,她眼光清澈如舊,握住宋鶯鶯的手說“我知你心。”
只一句,就已讓宋鶯鶯涕淚滿襟,心里的悔恨快要溢出。
白菓下一句卻是勸她,如果她死,就再娶,找個續弦。
她這話一出,妻妻倆皆悵然,卻不約而同望著對方,覺得這不是對方的性格。
佛祖拈花一笑的畫面突然在宋鶯鶯心中閃過。
她看著白菓,突然覺得這世界是如此的陌生。
“你真要我再娶嗎”
宋鶯鶯握緊白菓的手,目光緊緊盯住她。
白菓話脫口而出,也是一陣迷茫,這不是她的性格。
她的性格應該是對方要背叛了她,她死對方也死,做鬼也不會放過她。
兩人目光對視,看著對方那張臉,皆恍然,就如大夢初醒,白菓遲疑道“你”
宋鶯鶯也說道“你”
她看著對方那張臉,如夢似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