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對兒童向作品的成見,黃嫣開始仔細地品讀起《葫蘆娃》這本連環畫來。
確實這部的作品的主線簡單明快,但在人物刻畫與劇情波折上沒有偷懶。
葫蘆娃救爺爺雖然是輪番上陣,但每個人所采取的方式其實都略有不同。
大娃與三娃一個力大無窮,一個銅皮鐵骨,攻擊性極強。因此他們行事魯莽,就是單純的去抓妖怪拼命。
二娃和六娃的能力分別是千里眼和隱身,都難以直接用于作戰。于是選擇智取為上,通過偷盜寶物來削弱妖精。
四娃和五娃一個噴火一個吐水,正好天生一對,是葫蘆娃中少見的配合雙打,只可惜他們還是不如蛇精老謀深算,被誘騙入局落入敵手。
至于七娃,無疑是整個作品中最為悲慘的一個,不但在出生前就落入敵手,還被蛇精迷惑認賊作父,落得手足相殘的下場。
這七個葫蘆娃都各自身懷絕技,勇斗妖魔。每一個都非常強大,但每一個都并不是全能,所以打斗起來清楚而又不失波折,這些都是孩子們愛看的。
與此同時,整部作品宣傳的又是團結這樣的普世價值觀,讓其寓教于樂的性質更加濃厚,可以說是相當優秀的故事。
就連黃嫣這樣的成年人,都能感受到這部連環畫中的精彩之處,并且價值觀正直明確,并非那些為了吸引孩童不惜嘩然取眾的低俗作品可比。
本身葫蘆娃的故事篇幅就不長,黃嫣很快就看完了整個故事。這下他對方謬的創作能力更加驚嘆,驚覺原來不僅是倩女幽魂這樣的言情作品,拋開愛情后的兒童故事他也能做得如此優秀。
黃嫣贊嘆道:“如果此書能夠印刷出版,必定能夠得到廣大少年孩童的喜愛。而家長們也能放心讓孩子看這樣的故事,實在是這方面難得的精品。”
“是嗎,你能喜歡就好。”
方謬寫這個故事另一個目的就是博黃嫣一笑,顯然這個目的也達到了。
黃嫣繼續問道:“請問方公子有意出版此書嗎?若是不能讓廣大孩童看到這個故事,我會為他們感到惋惜的。”
其實方謬也為玄界的兒童貧瘠的娛樂方式感到可憐,對他們而言,童年只能日復一日地去聆聽那些早就老掉牙的英雄故事,知曉著某某門派又斬殺了幾個妖精。
而事實上這些故事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便是神化修真門派的弟子,好讓他們的形象在兒童之中顯得更加崇高起來。
這樣自然導致整個故事就像是宗教故事一樣,呆板僵化,難有趣味性可言。
因此方謬便作出決定:“那就讓這本書出版,讓其他人看看兒童向的故事該怎么寫吧。整天大書特書那些修真子弟如何英明神武永不犯錯,還是多得反轉曲折與教育意義更好呀。”
得到了方謬的應允,黃嫣立刻抱著《葫蘆娃》的草稿出去了。她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讓別人也來看看這本書,懷著激動的心情想要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自己喜愛的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