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gf總決賽的賽事熱度要比分站賽翻上一倍,但這次總決賽的熱度翻了至少四倍以上。
轉播率、收視率更是穩步上漲,相應的各項收入也跟著增長。
isu本來是想要找島國、華國的麻煩,但是看到收入相關的數據增長后,心里便產生些分歧。
誰都不會跟錢過不去,就算是像isu這種非盈利性質的機構也是一樣的。
他們有員工要養,也要向舉辦比賽的各國冰協撥錢,同時還要籌辦各項比賽。
isu的收入除了奧委會的撥款之外,大部分都是廣告、贊助、轉播等收入。
他們的財報常年都是虧損狀態,尤其是營業費用中占比高達一半的發展支出,讓人看不出來到底是做什么東西。
每個國家的會計準則都不相同,單從字面意思上來看這項發展支出更像是華國會計科目表里的業務招待費用,而這個科目是最容易作假。
不過話說回來,國的稅務部門也不是傻子,真要是作假的財報也能查出來,所以在冰迷眼里更像是isu用發展計劃的名義,出門亂吃亂喝的費用。
財報數據越丑,isu心里當然也是越著急,他們又不想縮減自己的開支,只能在開源這個方面想辦法。
花滑圈里的造神計劃是從老早以前就開始了,男單、女單的花滑之神能帶動收入,最直白的表現就是從比賽門票的銷售量猛漲,轉播收益也跟著增多。
接下來便是各項廣告、代言等贊助分成也變多,賺到錢也會更多。
現在花滑圈里最火爆的選手就是蘇芙,她就意味著轉播率、收視率以及周邊銷售率。
但是蘇芙并沒有和isu合作,她在世青賽嶄露頭角時就拒絕了國遞來的橄欖枝,而后更是一連拒絕isu的贊助商合作。
搖錢樹的存在卻并不能被自己所用,只能看著對方給華國冰協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收益。就連華國花滑隊的其他隊員,都因蘇芙的緣故拿到不少好代言,擺脫經濟上的問題。
單從選手們經常更換的冰刀、冰鞋上就能看出來,蘇芙帶來的正面效果將會是多么驚人。
isu又不是傻子,再加上下屆冬奧會將會在華國舉辦,就算是他們再怎么不愿意,此時也不是跟華國撕破臉皮的時候了。
就只能在雙方都愿意的范圍內,盡量把事情做到都能滿足的程度。
最多等到京張冬奧會之后,再想辦法看能不能得到更滿意的成果。
當然,isu的想法并不等同于某些國家的想法,有贊同的、有反對的、更有站在中立派的國家。
冰面之下隱藏著層層波瀾,而這些是屬于另一層面的競爭、或者說是斗爭了。
自由滑比賽順序依舊是雙人滑、女單、男單、冰舞的順序。
每個項目都是六組選手,根據選手們短節目的名次來決定出場順序。
雙人滑的魏王組合是最后一位出場,代表著他們依舊是雙人滑的天花板。
畢竟雙人滑一向都是華國強項,就算是華國花滑更改了選員順序后,曾經持有的戰斗力依舊是驚人。
魏子千和王希文是準備滑到京張冬奧會后退役,他們兩人的年齡上來后,再加上現役期間結婚的緣故,所以后期重心可能并不會全部在花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