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錦賽上,梁帥和程天兩人一邊觀賽,一邊商量著幼苗們的情況。
這次的全錦賽將青年組和成年組分開,還專門加上了少兒組的比賽。
其實從去年開始,全錦賽上就已經想要將少年組的比賽放進去,不過去年全錦賽上少兒組更像是表演,而不是正式的比賽。
直到今年,少兒組的正賽才初具規模,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比賽。
梁帥看著手里的資料,說道“最近這批孩子的整體技術比以前要好不少,我看少兒組出兩周的比列越來越大。”
程天笑道“那肯定了,跳躍技術會越來越好,像我們那一批到青年組能出三周已經不錯了,而現在是青年組沒有三周跳就壓根沒法升組。”
梁帥也贊同道“系統訓練后,孩子們能少走彎路,對于以后的職業生涯也有幫助。”
“不過,我們這邊的速度還是慢了一點。”程天比劃著,說道。
華國選手大約是六、七歲開始送到俱樂部啟蒙,培養興趣,真正要進行系統訓練大部分已經八歲左右,等到能出成績就是十歲以上了。
在這方面依舊與花滑大國沒法比,毛國的孩子三、四歲就已經到冰面上啟蒙,五、六歲正式開始打基礎,七八歲便進入少年組開啟系統訓練,等到十二歲后便開始準備青年組的比賽。
梁帥聽到總教練的話后,了然的點頭“我之前在網上刷到過一個視頻,大約剛學走路的孩子就穿上滑雪板,在雪道上跟著大人滑行。毛國在這方面真的是不錯。”
毛國是因為環境的原因,使得冰雪運動在他們國家很流行,并且能在孩子還未學會走路就開始進行啟蒙,可謂是已經走到所有人的最前面。
華國如果能在孩子三、四歲開始啟蒙,六、七歲進行基礎訓練,實際上也能培養出一批新的苗子。
然而很可惜的是,家長們最多會在學齡前讓孩子們嘗試滑冰,真到六歲開始上學后,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放棄。
程天之前就遇見過一個很好的小苗子,三歲就跟著家人在冰面上撒歡,六歲已經可以嘗試一周跳,還能蹦出來阿克塞爾一周跳,花滑天賦極高。
然而,孩子上學后,家長便開始減少滑冰次數,并且私下跟俱樂部教練說最多只讓孩子滑到二年級,也就是七歲為止。
小學的三年級是個分水嶺,家長認為要將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上,而不是這種沒什么加分項的運動上。
“關于運動員身份對于考試的加分項,還是需要好好修改一下。”梁帥跟程天商量起來,說道“運動員在中考、高考能加分,但是加分程度并不是很理想。”
其實并不是說家長就不愿意讓孩子們去運動,又或者說家長們就希望孩子們坐在教室里死讀書。
誰都希望自家孩子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但現今的教育體系決定了坐在教室里讀書才是最快捷的成功道路,所以家長們才會在學習上這么卷。
網上有句話說,如果高考考足球的話,那海淀區牛媽們能讓男足卷進世界杯。
這句話雖然太過夸張,但也能看出來家長們對于體育上的態度,不是不想、而是確實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