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單短節目比賽結束后,華國冰協就向isu遞交文件抗議,要求徹查本次比賽裁判們的情況。
對此,isu一如既往的駁回抗議,表示裁判們打的分數并沒有什么問題。
雖然梁帥早就已經知道會有這個情況,但是看到對方回復的郵件后,還是被氣到了。
他咬牙道“現在連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了嗎”
isu不光是連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了,就連裁判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被詢問到蘇芙小分表上的三跳e時,很不客氣說道“蘇芙選手的勾手三周跳確實沒什么問題,但是接跳的節奏有點問題,而且她的后內點冰三周跳用刃不是很好,是淺內刃。”
大伙們都知道,蘇芙的f跳一向都是淺內刃,出現深刃情況并不算很多。
雖然我很想反駁一下,但是蘇芙在f跳上確實有點問題。
可蘇芙的a跳沒問題,e分也并不高
isu的裁判都是瞎子,這就是抓到蘇芙后點三出了點問題,就添油加醋。
自從上個賽季開始,gf總決賽上出現人工智能系統給選手進行技術分析后,很多人都以為網絡上的技術貼會變少。
可是,網絡上的技術貼并沒有變少,相反相關的技術貼越來越多,多得讓人目不暇接。
技術粉們以前分析比賽時,都是根據各種視頻、照片等進行分析,出來的數據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
但等新的系統出來后,網絡上便開始一陣核定數據的風浪。
技術粉們將之前的數據拿出來重新核實,檢查以往的推測有沒有問題很明顯以前數據確實沒有那么準確。
有位大鵝的男單被譽為冰面戀人,因為他每次踩著re在冰面上念念不舍,差不多快有一圈才離開冰面起跳。
但在新的人工智能系統數據之下,他的re并沒有想象中的恐怖,并且在規定范圍內。
還有位被人稱之為低空轉速黨的男選手,他的速度確實不慢,可跳躍高度并不低。
最明顯的數據就是一眾用刃模糊的選手,在慢鏡頭以及冰面紅外線留痕的抓拍下,所有的動作都毫無遺漏的展現出來了。
上個賽季世錦賽時,現場冰面全部被紅外線點面鋪滿,耗費巨大、設備眾多。
這個鋪滿并不是指的平面意義上的鋪滿,而是以長、寬、高來進行鋪滿。
高度是從冰面以下開始,直達選手能到達的最高高度。
選手的冰刀在冰面上留下刀痕,刀痕的方向、深度都能在第一時間展現出來。
z跳和f跳是最容易出現錯刃、平刃或者是淺刃,其中錯刃在鏡頭下是能抓出來,就看裁判們到底是抓還是不抓。
不過,平刃和淺刃這兩個情況,就并不是那么容易能摳出來。
李文霞的技術貼里,將蘇芙短節目的三個跳躍的圖片全部貼出來3a、3f、3z3o。
她對于蘇芙在跳躍上的用刃贊嘆不已,尤其是3z和3f這兩跳的用刃情況,稱贊就沒有停下來過。
李文霞作為曾經錯刃最為嚴重,她糾正錯誤用刃用了很長時間,直到退役前才將這兩跳糾正的差不多了。
對于用刃問題,李文霞可是擁有最資深的發言權,再加上她曾為運動員的身份更能讓人信服。
淺談跳躍中z跳和f跳的用刃問題以蘇芙最新短節目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