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冬奧賽場的冰面,都是由平日花滑國家隊的制冰師傅們制作的。
制冰師們前往國外進修了一段時間,回來后的制冰工藝更是高了不少,還學到不少關于制冰的新工藝。
花滑國家隊的選手在首體試冰的時候,制冰師們都留在場邊詢問情況。
因冬奧會的緣故,首體被重新翻修了,國家隊選手們已經兩個月沒有回來了。
他們重新進入首體后,看著煥然一新的場館不停發出感概。
“哇,這以后訓練可就真的很爽了”姚鑫歡快的換好冰鞋,跳上冰面。
翻修后的冰場給人感覺很不錯,就連一向挑剔的王奎都贊不絕口,而運動員們在冰面上滑了一會后,慢慢找回熟悉的感覺。
訓練結束后,運動員們跟冰場旁的制冰師們溝通新冰面的感覺。
這次的制冰技術有了飛速改變,像是短道速滑那邊使用了新的二氧化碳技術制冰,耗能少又環保,聽聞滑起來的感覺就像是在絲帶上,不過短道速滑的場館確實叫冰絲帶。
制冰師傅還在冰場旁和蘇芙開玩笑,說是他們還可以想辦法在鳥巢澆灌一個冰面出來,到時候讓蘇芙去鳥巢開一場冰演。
“小蘇芙。”制冰王師傅跟蘇芙閑扯道“鳥巢可以開演唱會,為什么開不了冰演呢”
涂欣訓練結束后,也跑來湊熱鬧“十萬人的場子,光是想想都很激動。”
黃天也乘著休息,聊道“鳥巢是室外場,制冰開銷會很大,而且那么大的場子看到人都是小小一只。”
“都是小事,到時候可以試一下。”制冰師拍了拍胸脯,補了句“大可以試一下。”
“判官系統都安好了嗎”蘇芙看著冰場四周安裝的硬件設備,問道。
“應該是已經沒問題了。”黃天對于新設備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他看到這幾天判官系統的技術人員不眠不休的工作了很久,補了句“不過,我感覺他們是不是遇見什么問題了,這幾天一直在賽場加班。”
現場的布置、線路、設備、數據傳輸、調試、基站的安放都是大問題。
魏家堰已經連續一個月只睡五小時,就是為了將系統調試到最佳,不過他發現冬奧賽場上并不是他最忙,還有不少數據人員比他還要忙。
因本次冬奧會要構建最佳的5g高清傳輸設備,各大賽場都有移動公司的人裝基站,調設備,而這些讓魏家堰的判官系統傳送速度更高效、可觀。
不過魏家堰在測試數據的時候,發現傳送速度并不如他想象中那么快,這讓他覺得有些不太對勁,但這種不對勁隨著運動員們回到首體后被拋之腦后。
選手們才是真正的測試活體,于是魏家堰又把自己關在小黑屋里用更新后的系統不停進行數據測試。
時間越來越近后,運動員們的情緒也跟著蹦了起來,就連一向愛開玩笑的姚鑫都不停在場館里訓練,臉上的笑容都變少了。
首體因需要測試的緣故,幾乎是二十四小時都開著,魏家堰等技術人員加班加點檢查設備的同時,運動員們也不分晝夜的進行訓練。
經常有教練來冰場逮人,把不愿意回去休息的選手們趕回宿舍。
他們都知道選手們心態焦灼,但這種時候胡亂增加訓練量反而是得不償失,不但沒有臨陣磨槍的好處,還會增加意外受傷的可能性。
教練們可不想真到比賽的時候,孩子們因傷退賽,又或者是帶傷上場影響到職業生涯的長度。
并不是只有華國運動員是這種情況,其他國家的運動員也同樣如此。
像是棒子國的男單就是因為訓練太狠的緣故,韌帶拉斷后被迫退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