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粉絲的種類來分,阿芙諾娃是資深粉,但是她并不是那種在冰上被征服的迷,而是想要能跳出與蘇芙相同高度的運動員。
阿芙諾娃之所以學滑冰,主要就是她家人想要治她的注意力缺陷,也就是俗稱的add。她注意力無法集中,容易分心,五歲就被送去滑冰,隨后發現在冰上有極高的天賦。
但是,教練卻并不想栽培阿芙諾娃,因為患有add對于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兩周、三周甚至四周跳而言,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阿芙諾娃的父母倒是不以為然,他們本就是送孩子過來培養專注力,而專業運動員本就不是
他們的目的。
年幼的阿芙諾娃倒是并未在意,像只解放的小鳥在冰上快樂的嬉戲,直到她有天在冰場旁的大屏幕上看到一場燃燒的表演梁祝,瞬間點燃阿芙諾娃。
她能感受到花滑這項運動的美,也感受到澎湃燃燒的生命感,還感覺到自己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少女跳躍時的身影上。
很快,她知道這位選手名叫蘇芙,是華國橫空出世的新星,而她也想要達到對方的高度,成為能躍至天空的星星。
現場解說席上,解說員柳依依正在介紹著蘇芙的名字和節目
“第一位上場的是我國選手蘇芙,她是冬奧兩連冠得主,同時也是世界紀錄保持者。”
“她給我們帶來的節目北極,編曲魯多維科,編舞西雅瑪,表演者蘇芙,教練黃天。”
我發現蘇芙現在的介紹直接奧運雙連冠就能說明一切了
對,再加一個世界紀錄保持者,已經能表示她在冰壇上的聲望了。、
開始了不要聊了,我要清空彈幕了
蘇芙站在冰面o的右側,從天空俯拍的鏡頭來看,她就像是立在冰面上的小藍點。
前奏里,海風呼嘯的聲響帶著幾分蕭條味,讓人感覺像是從后背幽幽傳來。
觀眾們揉了揉手臂,嘀咕道“這該不會還是3d立體音效吧”
海風的呼嘯變大,漸漸變得犀利起來,就像是裹挾著什么朝著人迎面劈來。
蘇芙昂首,右足弓步向前,破風前行以刀刃相接,眼眸中滿是凌厲的煞氣。
捻轉,內勾后轉體向后壓步助滑,將速度提了起來。
與之前團賽時的北極不太一樣,前奏和開場修改為展現大自然的強大力量,再結合后段的蕭條、悲戚更能讓人深思起來。
蘇芙的滑行速度越來越快,變刃、轉向全部融在這塊冰下,冰上只留下少女隨之變幻的肢體動作。
大自然是強大的,但是人類卻藐視對方,認為人類才是萬物之主。
采集資源、破壞環境、將生態平衡破壞的徹徹底底。
高音響起,蘇芙卡在音樂上猛地向前起跳,綻放出一個讓人驚嘆的阿克塞爾三周跳。
高度實在是太高了,就像是借助背景音里的風聲飛起,但藍色考斯滕在高速旋轉中,卻又像是卷起一個水漩渦。
重音響起,蘇芙穩穩落在冰面上,落冰時仿佛產生氣流,向著四周進行沖擊。
冰刀在冰面上形成漂亮的弧線,就算是不看蘇芙的整體跳躍,單看這個弧線就知道她這一跳有多完美。
媒體席上有不少攝影師的鏡頭對準冰面上的冰痕,將之收錄進來。
蘇芙的卡點一向精彩,短短幾個動作就已經完全融在旋律中,就連大一字進入的阿克塞爾三周跳,都剛好卡在精妙絕倫的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