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安彥已經認命,他永遠吵不過元衿。
道理上吃虧,口才上也吃虧。
回京的路途比南下的路途要無聊的多,元衿大多時候都躺在馬車里唉聲嘆氣,難得笑一笑都是小貓彥尋又和她撒了次嬌。
她似乎是很喜歡這只貓,但她的確又沒有養它。
小貓彥尋的吃喝拉撒都徹徹底底歸了舜安彥,他每日去哪都得抱著這只貓,后來更是讓慎興永他們做了兩個方便提著的貓窩。
這貓堪稱“元衿20”,半點不能閑著,妥妥的一只社牛貓,在南巡的隊伍里上躥下跳求人擼,討得了所有人的歡心。
只除了舜安彥,它好像一開始就對舜安彥的地位一清二楚。
不讓摸不讓抱,除了吃飯喝水鏟屎從來想不起他,看他的眼神和元衿看他的眼神完全一樣小奴隸。
這一路北上大半個月后,舜安彥徹頭徹尾變成了“貓奴”,地位直線墜落。
比如那五阿哥吧,過去看舜安彥都是如兄弟一般親的伴讀加可抄書的好人,現在變成了“哦,那個給我妹妹喂貓”的。
四阿哥那里地位墜落談不上,但舜安彥的代號從“那廝”變成了“喂貓的那廝”。
老八老九老十他們好些,尤其是老九,他喜歡西洋玩意兒,那日大報恩寺一戰后看舜安彥如英雄,但有了彥尋這只貓后,他也不免淪為了“會喂貓也會打槍”的佟姓男子。
御駕入京已是臘月,隆冬時節頻頻下雪,但有些事卻無人想耽擱。
這件事叫試qiang,大報恩寺舜安彥以高火力壓制的動作過于驚艷,讓那些只擅長冷兵器的隨駕蒙古人心生膽顫,也讓康熙燃起了濃厚的興趣。
臘八節前的那天,康熙召了研制連發火奴的大臣戴梓及一群傳教士至西花園演練,也同時召了皇子公主一同觀賞。
舜安彥自然也在內,他原本就已得康熙青眼,那戰后康熙更對他青睞有加,試火器這樣的事必然會叫他。
少年英雄,康熙如此對佟國維說。
但這天,少年英雄進西花園時手里提著個田園風的提籃,里面還探出個小貓腦袋來。
等著舜安彥的康熙揉了揉額頭,為女兒元衿的胡鬧而惆悵。
“元衿,把你的貓抱走,讓舜安彥給朕辦正事。”
元衿是和康熙一起到的西花園,她大病后一直喊體虛,哪怕整個太醫院確認了三遍五公主已經無虞,她也要裹著最好的貂皮大氅出入行走,隨意絕不吹風挪動。
聽到皇阿瑪這樣說,她懶懶地歪在位置上拍了拍手喊“鄢洵啊,快爬過來。”
舜安彥小小地翻了個白眼,打開了提籃,里面已經醒了的小貓彥尋早就迫不及待,籃子一打開便呲溜竄了出去。
小貓步踢踏踢踏,奔到了元衿的腳邊爬上了她的膝蓋。
貓跑了,舜安彥才能給康熙請安。
康熙瞥了眼和貓玩鬧的元衿,問“你就一定得帶著這只貓天天跑”
舜安彥輕咳了聲,答“奴才不敢照顧不好公主的貓。”
康熙看舜安彥的眼神都是同情。
他的女兒他了解,舜安彥如今就是復刻了當初的風鈴事件,但凡那只貓有點什么事,整個書房的皇子公主都要質問一遍
“舜安彥,是不是又沒把五公主的貓照顧好”這種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
如果想掙扎,必然是要遭到些諸如“你怎么能欺負病成這樣的人”的靈魂拷問的。
康熙有點不明白,“舜安彥啊,你挺聰明一個人,惹公主干什么”
干什么他多事,他活該,他惡貫滿盈,他罪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