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第一批糧草被押送到山西送出大同后,歸化城處安北將軍臺參奏前方事宜的密折像雪片般飛向理藩院。
塞北諸部的不少貴族如中蠱般反對安北將軍臺的選材之策,對朝廷派去的郎中和秀才,使出了各種駭人聽聞的手段進行打壓。
同時對于朝廷發放的糧食和派出的駐兵,也生出了許多污名化的言論。
蘇赫確如康熙預料的那樣,勇猛有余、智謀不足,在一次向北巡視中和塞上的一位小王爭吵了起來,四公主騎快馬出歸化去調停,不料卻引發了更大的麻煩。
四公主有孕了,快馬和怒火驚動了她的胎氣,在被送回歸化城后,她第一時間給康熙寫了信,問他要人。
她給康熙的信寫的很清楚太子的舅公我和蘇赫使喚不動,塞上的人也不止需要彈壓,更需要解釋,如果不派足夠的兵丁來強壓,那就派靠譜的人來斡旋。舜安彥就很靠譜,他不是要娶五妹妹嗎娶完了讓他們夫妻兩打著看我的名義來吧,元衿的嘴皮子利索,舜安彥的槍利索,您別吝嗇了。
康熙捏著四公主的信,整個人頭皮發麻。
“理藩院呢前線現在怎么說”
理藩院尚書和侍郎都已經去了前線,余下的不過是辦事郎中,現下和皇子們一起被喊到清溪書屋來問責。不由惴惴不安且心驚膽戰。
康熙一眼瞧去,便也知道和這些郎中廢話沒用,他轉而把四公主的折子收進袖子里,看向自己的兒子們。
“老大,你去跑一次塞外,先去把四公主接回來,她這身子得先回京養。”
大阿哥沒答,他看看站在最前面的太子的背影,咧開嘴笑了下,附帶幾聲夸張的咳嗽聲。
太子站在前方,聽著這咳嗽聲,也笑了笑。
這兩個先后發生的笑容,讓康熙覺得十分之刺眼,但他又沒揭穿,只是追問大阿哥“老大,你這是不想去”
“兒臣不敢,只是,兒臣是比蘇赫更魯莽的人,實在是怕在辜負您的囑托,去了以后,給前線火上澆油、忙中添亂了。”
大阿哥說得很隱晦,但康熙聽得出他的意思之前派先鋒督運我要去您不同意,現在想起派我去了歸化城還蹲著給索額圖呢,我去了肯定要和他吵起來,還是不要去給您的大計拆墻腳了。
康熙不滿地斥責“是讓你去接四公主,又不是讓你去”
“皇阿瑪,兒臣有個主意。”太子突然插了句,“舅公還在前線呢,與其讓大阿哥一來一回拖延時間,不如現在快馬加鞭去信讓舅公護送四妹妹南歸。”
“太子是說,讓索額圖護送四公主”
“兒臣親自給舅公寫信,一定叮囑他小心小心再小心。”
大阿哥立即恭維了句“那敢情好啊,索額圖也算是自家人,說來還可以讓阿靈阿也去接么。”
四阿哥附和道“沒錯沒錯,阿靈阿也是自家人,這么安排,比大哥慢騰騰趕過去要快許多。”
康熙皺著眉,“索額圖和阿靈阿本是去督運的,他們這一來一去,督運之事該如何”
“中線處馬齊干得還不錯,不用換人。”三阿哥這時站出來中肯地評價著,“至于再往北,現在已然不順,若是硬要往前推只怕會消耗朝廷的囤糧,不如先送進歸化城和幾個內附部落處存放,待朝廷大軍開到歸化,再做打算。至于那些反抗激烈的塞上諸王么”
太子這時動了下手指,八阿哥立馬上前拱手稟報“皇阿瑪,聽說前不久塞外那位一歲多的小法王座下有位老師寫了封信,提及當年法王轉世時朝廷派去的年輕貴族十分親善,最近法王駐地頻繁生事,他想請這位親善之人回去敘敘舊。不過理藩院做不了決斷,便一直沒回信。”
一直默不作聲的九阿哥突然掛上恍然大明白的表情說“法王轉世那不就舜安彥去的那次嗎他可是塞上的老朋友了,賽音諾顏部的郡王大人都不知道在他手里栽了幾次了,他辦那邊的事倒是輕車熟路,合適,真合適。”
連五阿哥都附和“倒也是,別說舜安彥了,就是五妹妹也對安北將軍臺及塞上諸部了解的甚多,聽說四姐經常給她寫信來著。”
聽到這里,傻子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更別說是康熙。
他拍著桌子中氣十足地怒吼“你們,是誰給四公主出的餿主意,是誰去給小法王的師父寫了信”
眾皇子停了下來,然后太子帶頭答“是兒臣們一起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