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原本也不過是從年齡上考慮一二,所以配對的方式簡單粗暴,十分直接。
之前她并沒多想什么,如今聽了婆婆和兒媳的話,頓時覺得婆婆和兒媳的方式更加妥帖些。
她素來知道婆婆和兒媳都是極其能干也極其聰明的,就也坦然接受了她們的提議。
“既然皇額娘和老四媳婦兒都覺得這樣好,那就這么辦吧”德妃笑道“我本也對外頭的事情不了解,得虧了皇額娘幫忙照看著,才幫倆孩子找到了這么好的親事”
那兩個兒郎是極好的,怎么配,配哪個女兒,她這個做丈母娘的都歡喜得很。
太后見德妃的面容絲毫都不作假,是實實在在的高興,太后就也笑了。
她側頭對四福晉說“你這個母妃啊,旁的不說,單就知足這一點上來講,是旁人都比不得的。你往后和你母妃好好處著,兩個妹夫也能幫襯幫襯。”
言下之意,這倆妹夫是她這個四福晉幫忙尋來的,太后會把這個事兒有意無意地透露給那兩家人。
那輛家人家的少爺尚了公主,自然感激萬分。連帶著對四福晉和四阿哥也會感激起來。
這樣的話,兄長嫂嫂和妹妹妹夫關系融洽,以后走動起來也是和睦無間的親人了,之后佟佳家的孩子們和張家的孩子們,也可以成為四阿哥的好幫手。
珞佳凝自然知道,皇家的所謂“親戚相幫”是有個限度的。
皇子如果和大臣走得太近了,一定會惹了皇上的猜忌。這樣一來,別說好事沾不到了,就連職務和性命都要交代上。
太后可以這樣講,借以顯示皇家恩情。
可她作為福晉不能不識好歹,不然的話就顯得僭越了。
珞佳凝就笑著福了福身“這件事上,哪有我的半點功勞呢不過是老祖宗眼光好,擇了兩個好的孫女婿。只是老祖宗不方便在外走動,我年輕力壯的,少不得幫老祖宗來回跑幾趟,來幫老祖宗多看幾眼。”
太后見四福晉絲毫都不攬功,把功勞都推給了她這個老人家,而且還進退有度,知道不要和那些臣子們走得太近。
很顯然老四媳婦兒是個知情識趣的。
太后心里頗為受用,覺得不愧是自己喜歡的孫媳婦兒,果然是個好的。
“你啊,也不用太緊張。”太后道“佟佳家本來就是皇帝的外家,也算是胤禛的半個外家,走動一下也無妨。”
此時她老人家倒是說的心里話,嘆道“而張英張尚書家,清貴之家,從來不會偏幫誰。就算你們夫妻倆和張家來回走動,我覺得也是沒什么問題的。”
言下之意,佟佳家是親戚,來往很正常。
而張家自己能夠拿捏住分寸,走動也沒什么,反正雙方都不會逾矩。
珞佳凝見話說到了這個份上,知道太后是打心眼里覺得沒問題的,她才又福了福身“多謝皇祖母教誨。往后我一定多去探望妹妹們,不讓老祖宗和母妃擔心。”
太后聽后,頷首微笑。
老四媳婦兒這孩子就是真懂事。
一聽就知道她是惦記著孫女兒們,所以讓她多走動的。
太后暗自贊嘆四福晉的同時,眼看著她年輕的面龐,又很心疼這孩子那么年輕就得考慮那么多。
太后就留了四福晉在身邊說話,拉著四福晉的手舍不得讓她走“我和老四媳婦兒說說過些日子去塞外的事兒。德妃你先回去吧。”
德妃這便福身應是,給太后行了禮后便告辭離去。
回去的路上,德妃越想越覺得這些天大的好事簡直跟做夢似的。以前想都不敢想女兒們能夠都留在身邊,只希望哪怕只一個也好,能夠留在京城。
卻不料,有了四福晉后,太后那邊居然也松了口,同意五公主和七公主雙雙嫁到京城。
德妃覺得自己簡直是這個宮里頭最幸福的女人了
她的兒子上進,兒媳孝順。女兒們不用外嫁到很遠的地方,可以都留在京城。婆婆是個善良慈愛的,而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