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三福晉丟了酒壇碎片扎傷了四福晉的事兒,是所有人都在場看見了的。
而且剛才四阿哥過來的時候,好聲好氣和三阿哥講,希望三福晉去對四福晉認個錯兒。這也沒什么不對的。
因此四阿哥為了四福晉出氣,打了三皇子一頓,大家覺得雖然有點意氣用事,可于情于理沒什么錯。
如今大皇子過來后,不分青紅皂白只說四阿哥不對而護著三阿哥,任誰都覺得這事兒不太行。
更何況大皇子口口聲聲說三福晉和三阿哥是為了“訓誡四福晉”
這就更說不過去了。
一個兄長一個嫂嫂都說話那么難聽,而且四福晉自打來了蒙古,從頭到尾做事都坦然大方,這是蒙古王都在稱贊的。
怎的到了大皇子這兒,就顛倒是非黑白、成了四福晉的“有錯在先”了
胤禛聽了大皇子的話后愈發憤怒,目眥欲裂。
就在他怒極就要連同大皇子一起打了的時候,忽而旁邊響起了梁九功的聲音“皇上駕到”
這種時候,大家都是停了車馬暫時休息的。一般皇上在這時過來走走,也都是平易近人不用通傳,只尋常閑聊似的說幾句。
現在皇上居然讓梁九功特意唱和通傳了,這情況聽著就不一般。
所有人都恭敬行禮“皇上萬歲萬萬歲。”
康熙帝昂首闊步走到了兩個兒子的跟前,沉聲喝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皇阿瑪都來了,胤禛也是無法,只能松開手行禮“兒臣見過皇阿瑪。”
他一松手,三阿哥被揪住的衣領驟然被松開。三阿哥沒料到他會忽然如此,根本來不及做任何反應。
于是三皇子咚地一聲掉到了地上,摔了個四仰八叉。
康熙帝冷眼望著躺在地上唉喲唉喲呼痛不已的三阿哥。
其實現在三阿哥很想倒打一耙說一些四阿哥的壞話,可他實在是全身上下疼得厲害,根本是一句話也講不出來,一張嘴就是呼痛的聲音,旁的什么也干不了。
大皇子上前一步“皇阿瑪,兒臣有事稟告。”
但凡剛才看到了事情從頭到尾經過的人,就都知道大皇子這個時候沒安好心,肯定是打算要說四阿哥的壞話的。
圍觀的人里,很多都是丫鬟太監和宮女嬤嬤。
縱然這些人里有官宦人家的女兒去宮里做事的,可她們再怎樣地位都遠不如阿哥們高,這個時候唯獨噤聲才得以保全自己,所以誰也不敢吱聲。
就在康熙帝沉默著、大皇子微笑著的時候,很突然的,旁邊忽然出現了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
“皇上”蘇培盛忽然到了前頭來,麻溜兒地跪到了地上“皇上,奴才有事稟告。”
誰都認出來這個小太監是跟在了四阿哥身邊的。這個人但凡說話,就一定是向著四阿哥的,毋庸置疑。
眾人就都垂眉斂目地等著,看皇上到底讓誰先說。
如果是讓大皇子先說,勢必事情的發展就要朝著偏向三阿哥的那邊去了。
倘若是蘇培盛先說,那皇上就給心里向著四阿哥的。
就在周圍人都提心吊膽的時候,康熙帝指了大皇子“你先說。”
大皇子恭敬應“是”,把四阿哥怎么打親兄弟的事兒給講了一遍。
康熙帝這才指了蘇培盛“你和他說的,一樣”
蘇培盛磕了個頭“稟皇上,奴才想說的是,四爺一向對各位阿哥都很好的,四福晉也一向善待各位阿哥福晉。四爺行事向來有章法。奴才不為四爺辯解什么,因為奴才相信,圣上英明神武,不會被旁人的花言巧語所蒙蔽。奴才只求皇上查過此事后,還四爺和四福晉一個清白,讓事實呈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蘇培盛這話說得巧妙,句句說著不為四爺辯解,每一句卻是都在說四阿哥是無辜的,旁人有意坑害四阿哥。
話說完后,蘇培盛的冷汗就流了下來。
他知道這樣說話是大為不敬的,畢竟他口中那些不好的人,都是郡王。一個是直郡王大皇子,一個是郡王三阿哥。
再加上一個三福晉,那也是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