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努力把話說得委婉一點,生怕宜妃一個不高興再鬧起來。可惜他把話說得太委婉了,宜妃直接沒聽明白。
“這話怎么說”宜妃奇道“他們鬧出來了事情,還能遷怒到本宮身上”
王公公只能把頭壓得更低“事情是八公主發現了,八公主是翊坤宮的。而九福晉是八福晉給幫忙求來的賜婚。”
而八福晉好巧不巧就是宜妃娘娘您娘家郭絡羅家的。
宜妃這才有些明白過來,為什么九阿哥這一次婚事有變,皇上連見她一面都不肯了。
很明顯,這一次皇上直接就沒打算再讓她插手。
宜妃當即拍了桌子“我兒子的事情,我怎么就管不得了”說著拎了裙擺氣沖沖就要跑出翊坤宮沖向乾清宮。
翊坤宮上下的宮人們好說歹說才拉住了她。
宜妃冷靜下來后也知道自己去了乾清宮怕是也沒什么用了,不禁淚流滿面。
她生怕康熙帝一個不高興,就給九阿哥個歪瓜裂棗的。若是有了那樣的兒媳婦,她這個做婆婆的能心里堵一輩子。
到了晌午過后,終于,董鄂家的人離宮回家了。
宜妃趕忙找人來詢問事情的具體情況。
她知道問旁人沒有用,就出了趟翊坤宮,親自在半路上攔住梁九功,問一問皇上的意思。
梁九功笑著打了個千兒“奴才見過宜妃娘娘。”又看宜妃著急想知道結果,他便大概說了下。
原來,董鄂家的意思是,反正當初下旨定下的是他們家的格格嫁給九阿哥,不如就讓親妹妹代替親姐姐來做九福晉。
不能換董鄂家旁支的親戚。倘若換成小董鄂氏的堂姐妹,不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妹,很容易讓外人聯想太多,從而影響了皇家的名聲。
其實,讓二格格嫁給九阿哥的話,倒也可以。她只比姐姐小兩歲,也到了可以出閣的年紀。
皇上本來是不肯的。
畢竟這一家出了個小董鄂氏,已經讓他惡心得不行,看都不想看這一家的女兒。
但是董鄂家說的也有道理,兩家已經定親,若想要維護住顏面,也只能讓小董鄂氏的親妹妹嫁過來。
不過,為了安皇上的心,董鄂家也作了保證,會盡快給小董鄂氏一個“好的歸宿”。
如今九阿哥已經定親,眼看著明年就要成親、董鄂家二格格都快出嫁了,大格格還沒有成親,好似說不過去。
若真讓二格格在明年嫁給九阿哥,今年再怎么倉促,也得把大格格也就是小董鄂氏嫁出去。
董鄂家的意思是,自家鋪子里有個管事,一表人才很能干。讓家里的大格格下嫁給他,也算是個兩全其美的事情了。
之所以說“兩全其美”,一是說這樣大格格可以盡快出嫁,保證不耽誤明年九阿哥的親事。二來,最重要的是這樣讓小董鄂氏嫁給這么個人,也寬了皇上的心,讓皇上知道董鄂家的態度,不會對一個背信棄義的女人有多好的。
康熙帝對此不置可否,顯然是默認了董鄂家的建議。
小董鄂氏哭成了淚人。
當初她得了宜妃娘娘的歡心后,在全族人的跟前有多么風光,如今的她就有多么的落魄。
宜妃聽了這些話后,只覺得心里發毛。
皇上這種處置法子也太快了,快到她都沒來得及伸手干預,事情已經告一段落。
她把身邊伺候的人都遣到了一旁去,單獨叫了梁九功去樹下的清靜處說話“那九福晉我是說那個董鄂家的大格格,當真做了那么齷齪的事情”
私會伯兄對皇家來說可是大罪。
如果是實打實有鐵證的,皇上怎么可能輕易饒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