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對了。”太子露出十分欣慰的笑容“不滿弟弟你說。當初二哥我娶妻的時候,也是緊張得很。十弟你聽哥哥一句。草原上的格格,人品一定是不錯的。正妻理當如此,能夠在后宅當得起大任。”
太子壓低聲音,小聲嘀咕“你想想看,蒙古格格再怎么不好,也比八福晉強了不少,不是嗎”
他在乾清宮那么久,并非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做派。八福晉在十福晉跟前做的那些事兒,他自然也是聽說了的,這才有了現在的小聲嘀咕。
十阿哥聽了太子的話后,臉色頓變。
太子拍拍他的肩“十弟你放寬心。草原格格可以擔得起一府女主人的職責。你娶了她,就算比上不足,但是比下卻綽綽有余。”
言外之意,即便十福晉不一定是最好的,卻比最差的那個八福晉要強了不少。
十阿哥喃喃道“可我那個庶子”
“十福晉心善,沒想過怎么對付這個孩子,只想著把他送走而已,已經默許了好好把他養大,你還有什么不知足的”太子笑道“她既然心善,那你們夫妻就能和睦相處。你的庶子也能健康長大。”
十阿哥想問題的方式很簡單。
之前是因為惦記著被送到莊子上的兒子,所以心里難受得很,對十福晉多有怨言,甚至一想到要娶她就惡心得不行,連個笑容都擠不出來。
現在聽了太子的一番話后,他豁然開朗,覺得十福晉確實是個好的,這就開心得笑了起來。
十阿哥開始興致勃勃地招待著親人和賓客們。
梁九功把自己所見所聞稟與了康熙帝。
康熙帝覺得太子做的這件事情十分妥當。
又見太子的時候,康熙帝不由贊賞“你是個懂事的。”這就是對太子照顧弟弟的行為表示肯定了。
太子十分高興,朝康熙帝深深揖禮“皇阿瑪的教誨,兒子都一一記在心里,半點不敢忘的。以前只是忙著幫皇阿瑪處理政事,兒子才會無暇顧及兄弟。這段時間兒子在乾清宮日日看著皇阿瑪處理國事,依然是想明白了許多。皇阿瑪放心,兒子一定好好遵照皇阿瑪的意思來做事。”
康熙帝倍感欣慰。一國的儲君,本該如此。不說旁的,善待兄弟姐妹這是頭等重要的大事。
十福晉和十阿哥成了禮后,晚上,宮中大擺宴席慶祝大喜之事。
福晉們都落了座湊在一起說笑著。她們全都很默契地繞開了八福晉的話題,轉而說起了旁的。
偏偏有人不知情識趣,看著福晉們湊在了一處,就帶著兒子過來詢問“咦怎么不見八福晉我剛才看到了八阿哥帶著八側福晉今兒不應該是正妻出現的日子么怎的八貝勒身邊的是側福晉”
說話的女子因為生了三個孩子了,而略顯豐腴。只是面容依然姣好,因為年紀略大了點,倒是風韻十足。
她眼睛不住地來來回回前前后后地看著,顯然正是四處打量。
九福晉看不得這個人這般樣子,不由笑著懟了一句“王小主真是好興致。旁的娘娘們都忙著各自的事情,招待賓客也好,安頓草原來的客人也好,都有自己的事情。”
說著,九福晉辦掩著口,輕輕地笑“王小主倒是真的很有閑情雅致,竟然能有空陪著我們說話,倒是要謝謝王小主的一片心意了。”
她這話說得好似在贊揚王氏似的,其實在暗暗譏諷王氏直到現在也沒被冊封,能夠招待賓客的妃位和嬪位,則更是摸都不摸著。
王氏聽得臉一陣紅一陣白“九福晉這是什么意思我好心來給你們端了兩碟果子,沒曾想被九福晉這樣說。”
九福晉是個耐不住性子的。
本來要嫁給九阿哥的,是她那端莊穩重的姐姐。若不是沒轍了,董鄂家也不至于把這個嬌生慣養的二格格給嫁過來。
九福晉之前刻意往八福晉那邊靠攏,結果吃力不討好,還因為八福晉在博爾濟吉特氏跟前說了那些話而連累了她,害得她也被皇阿瑪好一通責怪。
皇阿瑪說她在旁邊也不勸著一些。
可這能怪她么
今兒看到八福晉不在,九福晉心里頭五味雜陳的同時,也害怕皇阿瑪再尋個由頭找她岔子,一直提心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