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簡短見過太后之后,腳步一轉,朝著那個令他傷心的地方行去。
王氏正在屋子里發呆。
自從十八阿哥的棺木被抬回來后,她的眼淚早已流干。干澀的眼睛里沒有了淚水的滋潤,空洞洞的滿是哀痛。
她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有宮人告訴她,皇上來了。她卻一時間沒有緩過神來,依然呆呆地望著那陽光照進來的窗戶。
有人走到了她的身邊,緩聲低語“朕來晚了,讓你自己受累了。”
聽著這樣的柔聲細語,她想到了二人溫存的時光,不由慢慢回神,怔怔地望向身邊男人。
“是朕對不住你,沒有看好我們的孩子。過幾日,等這些紛雜事情已了,朕自然給你個位分。”康熙帝輕輕摟住王氏的肩膀“小十八不在了,朕會好好照顧好咱們另外兩個兒子的。”
王氏終于回過神來,撲在皇上懷里痛哭,嘶啞了好些天的嗓子已經快要發不出來聲音,斷斷續續說道“皇上胤衸沒了他不在了”
康熙帝望著這周圍熟悉的景色,不由想到了昔日陪著十八阿哥玩耍時候的情形,忍不住面露痛楚。
“他不在了,還有胤禑和胤祿。”康熙帝寬慰道“為了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你得重新振作起來。”
王氏在他懷里猛點頭。
康熙帝身為皇上,還有許多事要做。在這兒簡短停留后,他收斂心神,轉身一步步朝著設宴的地方行去。
回京這天的中午,照例舉辦家宴。
不過這一次的宴席因為十八阿哥的故去,只是簡單辦了下,不似以前的時候那么熱鬧非常。
就相當于,皇上回京了,和家里人聚一聚,大家一起見個面。
參宴的阿哥們和后宮妃嬪們心思各異,心情各有不同。太子面臨被廢,對后宮眾人來說,當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這件事上最開心的莫過于惠妃了。
她親生的大皇子是諸位阿哥里面年紀最大的,按理來說,如果不立嫡就得立長,這樣一來的話,她的大皇子算是最有希望的。
就算是立賢,大皇子當年也很得康熙帝的寵愛。
雖說這些年圣寵不復當年的情況了,大皇子也步入中年遠不如少時可愛靈動。但是,身為長子的他,做很多事情都十分得當,時常得到皇上的贊譽。
惠妃覺得自己的兒子有了希望,在宮里走路時都恨不得橫著走,好讓旁人知道她即將是這個后宮里最尊貴的女人如果不算太后的話。
走入辦宴的屋子時,惠妃的下巴都要揚到天上去了,她的開心和自得溢于言表。
宜妃對惠妃的這種轉變嗤之以鼻。
“她還真當自己已經做了太子生母了不成”宜妃對著身旁的德妃牢騷“且不說皇上廢太子的詔書還沒下來。即便是下來了,直郡王也不見得就能成了太子。她在得意個什么勁兒”
已經是八月底的天了,漸漸趨于涼爽。可白天還會稍有些燥熱。
宜妃把團扇搖得嘩嘩響,白眼翻到了天上,滿臉都是對惠妃的不屑一顧。
德妃笑著抿了一口茶“我倒是覺得九阿哥比大阿哥強許多。”
“便不是九阿哥吧,那也可能是三阿哥啊”宜妃哼了聲“我覺得三阿哥無論學識還是文采,都比大皇子略勝一籌。”
德妃面露詫異“以前你不是挺看不慣三阿哥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