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畢,弘暉讓身邊太監小莫子把散落的首飾拾了起來,交到宋格格手中。
宋格格局促不安地站在一旁。
珞佳凝笑道“小孩子一時不小心也是有的。你不必緊張,坐吧。”說著讓人給宋格格拿了錦杌過來。
宋格格推卻不過只能坐了個椅子邊兒。
胤禛想要對瑾瑜發脾氣,被珞佳凝抬手攔了,示意他今日不必如此。
于是,一屋子主子都坐著,唯獨瑾瑜自己孤孤零零站著,說了許久的話。
因為剛才瑾瑜的一切舉動都讓人反感,胤禛借著機會好生說了一番訓斥的話語。
瑾瑜不服氣地站著,眼神冰冷望著窗外。
中午吃過晚膳后,宋格格帶著瑾瑜離開。只是這一次二人沒有回到那個莊子上,而是去往雍親王在京城的另一個別院住下。
畢竟過不多久瑾瑜就要以郡主身份出嫁,要從京城離開,住在別院比較合適。
等到她們離開后,胤禛氣得砸了一方硯臺,指著外頭怒道“她怎的就這樣不識大體”
其實這些年有很多次,他和四福晉都想著,倘若瑾瑜改好了一點的話,就把她和宋格格接回京城。
雍親王和王妃名下產業眾多,即便不想同住一個屋檐下,給她個別院住著還是不錯的。
而且宋格格性子柔順,有她苦口婆心去教導的話,說不定就能把瑾瑜的性子給掰回來。
誰知完全沒用,無論宋氏怎么教導,瑾瑜的脾氣還是一樣的壞,也不知道是不是李氏所生的孩子就這樣的脾氣了。
珞佳凝寬慰道“四爺不必和她動氣。好生送她出閣,全了父女情意就好。”
珞佳凝是不耐煩多管瑾瑜的。
雖說父母做錯的事情罪不及子女,可她卻記得瑾瑜小小年紀就坑害弘暉的事兒。
但凡動了她的兒子,她就不會放過對方。瑾瑜是四爺的女兒,所以她沒和瑾瑜多計較,但讓她對瑾瑜好卻是不可能了。
四福晉今兒也是窩了一肚子的火,見這邊沒什么事兒了,索性去廚房一趟,讓人做些好吃的。
高無庸跟在四爺身邊去了書房,在路上,他有些憂心地輕聲問“王爺,小格格去了蒙古后,會不會在蒙古部族說起來京城的壞話,搞得兩邊不和啊”
畢竟瑾瑜的心并不是向著這邊的。
“無妨。”胤禛對此倒是不甚在意“皇上早知她脾性,心中自有計較,讓她嫁去的也并非是大部族首領。”
高無庸了然。
康熙帝厭惡李氏,自然對李氏所生的孩子也沒抱有太大的期望,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籌碼都壓在瑾瑜身上。
那個部族,皇上他老人家自有計較。
弘暉回到了院子后,才發現太監小莫子沒跟過來。他站在屋中等了會兒,小莫子姍姍來遲,雙手抄在袖子里,袖中鼓鼓的。
“做什么去了”弘暉問他“等著你幫忙磨墨呢。”
這小太監是從小伺候他的一個,為人機靈懂事,深得他心意。
小莫子進屋后,左右看看沒旁人了,方才把手從袖子里拿出來,指尖赫然捏著一根銀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