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格塔袞這個時候說了幾句蒙語。
十福晉正好聽到了,奇道“你在說什么”她蒙語不是特別好,簡單的還能聽一聽,一復雜了就不太行,甚至還不如喜塔臘氏的蒙語好。
鄂爾泰在旁略作解釋“這位蒙古格格說的是,我們這些人的氣氛不錯,讓她覺得很開心。她認為我們都是很好相處的人,都是好人。”
喜塔臘氏沒料到鄂爾泰還會一些蒙語,不由贊嘆“你倒是博學。”
鄂爾泰沒想到會因為這個而被喜塔臘家的格格給夸贊,愣了愣“會蒙語乃是正常之事。當今太后是蒙古人,今上又喜好蒙語,為臣子的會點蒙語也是應當。”
“道理是這樣沒錯。”喜塔臘氏贊賞道“可是平日用不著的東西,肯費心去學的人能有幾個”
鄂爾泰苦笑“即便是學又能怎樣。也不能升官,不能給孩子們一個好的環境。都是無用。”
若是平日,他斷然不可能會對一個未出閣的且不熟悉的格格說這番話。可是兩人剛才推心置腹一番后,他覺得這個女子是可以作溝通的,方才說了這一席話,又忍不住嘆息一聲。
十福晉見兩個人一唱一和的有意思,意味深長地說“你們倆這樣聊天,倒是投契。”
四福晉生怕過猶不及,萬一這個時候讓聰明的喜塔臘氏發覺了“撮合”的意圖后,反而會弄巧成拙,就道“喜歡學習的人自然都能聊得來的。像我家元壽這樣不愛讀書的,就和張廷玉總也談不來。”
這話引得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
張廷玉乃是當朝有名的博學之士,雍親王府大一些的兩個孩子都是由他啟蒙的。
四福晉用自家小兒子來說笑,倒是讓在場的人都忍俊不禁,也順帶著把剛才十福晉那句有可能引起當事人雙方尷尬的話語給輕松化解掉。
不久后,到了午膳的時間。
鄂爾泰讓女眷們坐在大桌子上,弘歷還小也跟著女眷。他自己則支了個小桌子又隔了一個屏風在院子角落匆匆吃完,而后過來和女眷們說了聲,這便垂著眼離開。
喜塔臘氏不由得朝他的背影多看了幾眼大清朝中這般尊重女子的男人不太多了,這個鄂爾泰倒是真有點不同于旁人的地方。
陶格塔袞看看喜塔臘氏又看看鄂爾泰,嬉笑道“當初在蒙古,我都沒見你和哪個男的說那么多話,如今倒是和他說得暢快。你倆說來也挺般配。”
陶格塔袞是蒙古姑娘,素來直言直語,對于感情之事也覺得沒甚需要遮掩的。
喜塔臘氏雖然聽得半懂不懂的,卻也從陶格塔袞促狹的眼神中感受到了她的意思,不由得磨牙“亂說什么呢。”趕忙收回目光,低頭吃飯。
十福晉的蒙語不是特別精通,把兩個人的交流盡收眼底后,略微猜度到了她們在說什么,便小聲問四福晉“四嫂,我看著這事兒有戲”
她說的便是撮合喜塔臘氏和鄂爾泰一事。
因為之前自己不小心差點提前透露出這個意思來,她這一次談及的時候就謹慎多了,只用和四嫂兩個人可以聽到的聲音來說。
珞佳凝也小聲回她“好像是。”
她們倆也不知道事情是從哪一個部分開始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的,她們倆都還沒特別留意那兩個人呢,那倆人倒是自己先說上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