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一看,雍王府的小格格正小臉緊繃地跟在她身后不遠處,一臉嚴肅地望著倆孩子跑遠的方向呢。
富察三夫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我這女兒,平日里被她阿瑪慣壞了,做事兒沒個章法,不管好歹都是按照她自己的性子來,半點都不顧慮旁人。”
雖說晨姐兒不過才十二三歲大小的樣子,可現下這嚴肅的小樣子,讓人實在是不由自主就把她當成了大人來看待。更何況她是雍親王的女兒,自然更不能等閑對待。
是以富察三夫人不由自主就作了解釋和道歉。
“我倒是覺得她聰明得很。”晨姐兒望著那倆人遠去的方向,斟酌著說“她能機靈地化解剛才的場面,還能迅速看清楚形式。雖她和元壽針鋒相對,但看我要呵斥元壽了,卻能順勢轉了心思反而去幫元壽,倒也是個心善的。”
晨姐兒十分篤定,剛才自己過來的時候,那富察小格格和元壽是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可小格格見到她生氣后,卻能放低身段主動認錯,說明小女孩兒十分機靈懂事,并未讓雙方真到了鬧僵的哪一步就主動化解了。
在這個年紀的小孩子來說,小格格已經做得很不錯。所以晨姐兒才費了那么多唇舌來夸贊她。
富察三夫人訕笑著點點頭。
晨姐兒知道,自己說了那么多,這位夫人卻不一定能聽入耳。于是她朝著富察三夫人略點了點頭,這便自顧自離開了,準備去找額娘、給額娘分擔一下接待賓客的煩憂。
當天宴席散了之后。
十三福晉留了下來,和四福晉一起吩咐人把宴席上用的一應器具都收了起來。而后與四福晉一起,來到了永和宮。
“母妃,今日十四弟來了信。”珞佳凝把信件交給了德妃,又道“信件本是四爺今日一早就收到了的,只是四爺想著母妃今日需得招待賓客,可能早看它不如晚一點看,特意叮囑了我在宴席散后再給您。”
德妃結果那封信后,捏在手里愣了許久,方才緩緩問“胤禎給我寫信了”
“是啊。”十三福晉在旁笑道“十四弟一定是天天惦記著您的,這不,穩定了幾天后就給您來信了。”
德妃氣道“這臭小子,都什么時候了,方才想起來給我寫信。枉費我日日念著他,他倒好,給他阿瑪都寫了那么多封了,方才給我一封。”說著,她又把信塞給了四福晉“你幫我打開,看看他都說了什么。”
珞佳凝發現,德妃的手指都在顫抖了,顯然情緒激動得很。
她給十三福晉使了個眼色,讓十三福晉挨著德妃寬慰著了,方才打開信件,緩緩念了起來。
實際上,十四阿哥給德妃的信不算長。只說自己一切安好。雖然邊疆苦寒,他卻身為皇子受到了諸多優待,沒有想象當中那么辛勞。
德妃聽后,邊流淚邊感嘆“他長大了,懂事了。居然沒有和我說那邊辛苦。誰不知道那里的日子不好過偏他一個字兒的辛苦都不提。”
當年那個只知道爭強好勝的男孩兒,現在也已經長大了,知道報喜不報憂,不讓家中親人擔心了。
珞佳凝把信件重新方進信封里,給了德妃親自拿著,又輕聲道“想來母妃也能明白,十四弟為何之前不給您來信了。想必那個時候為了適應環境忍受良多,現在日子順暢一些了,就給你來說一聲。”
那邊的日子自然沒有京城好過,這一點來說,她沒有瞞著德妃。
以己度人,做母親的,哪個不擔心孩子要知道有時候越是瞞著,越是暗自揣測許多,倒不如大大方方說開了,反而沒那么擔憂。
“多虧了你幫忙教導他們。”德妃握著四福晉的手,連連喟嘆“當初他們一個兩個的都是倔脾氣,互相之間誰也不服誰。即便都是兄弟姐妹,也得爭個你死我活才行。”
現如今,孩子們都這樣乖巧懂事,倒是對虧了身為嫂嫂的四福晉照顧教導得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