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好意,宋寧不知該如何作答。
本來他對何崇源是有好感的,但無功不受祿,他知道自己當不起何崇源的這份心意,別人施以援手即便說不求回報,但宋寧還是會投桃報李。
不過宋寧也知道,以自己現在的能力,根本回報不了何崇源,那干脆就別領受這種好意。
宋寧道:“在下書本不多,不過有四書五經足夠,平時也要為人寫信幫補家用。何公子的好意,在下心領,但受之有愧。”
“哈哈。”何崇源笑道,“你越是不想接受,為兄還越是想幫你。以你的才學,埋沒于市井實在太過可惜,不過在考取功名之前,旁人能幫到你的也實在不多,書本那邊我會派人送來,你挑揀一些有用的,有借有還便可。”
宋寧也未料何崇源會如此堅持。
就在他有些踟躇時,何崇源又道:“現在宋兄弟你尚未跟隨先生讀書吧?”
宋寧一怔,隨即搖頭。
何崇源點頭道:“也是,以你現在的境遇,最多也只能跟令尊讀書,但令尊平時……唉!怎么說呢,不知是否要為你尋覓先生,讓你學問上更進一步?”
或許是何崇源意識到,宋承孝根本是一瓶不滿半瓶咣當,再念著幫宋寧,這才提出要幫宋寧找先生。
宋寧道:“在下的學問,平時會有家父教導。”
雖然宋寧也覺得宋承孝沒有為人師表的風范,但在外人面前,他還是要力挺這個父親,這涉及到宋家最后的顏面。
何崇源想了下,這才道:“學問方面自可有令尊教導,不過寫了文章,總該多幾個人點評才是,不妨這樣,宋兄弟以后所做的文章,由在下拿去給幾位先生點評,有什么文章上的事情,也可以來找你,咱一起探討。”
何崇源的目光很真誠,也讓宋寧找不到理由來拒絕。
不過宋寧并不太想暴露自己的文章才學,即便他在一些詩詞上可以拿后世的詩詞來充數,可涉及到做文章,那就半點都摻不得水。
若是寫得不好,拿出來是要貽笑大方的,也會讓人意識到他的詩詞有可能是抄來的。
宋寧心想:“我還有大概半年多的時間去補充自己的才學,這會還是應該多收斂,盡量低調為好。”
宋寧道:“若有機會,是可以的。”
面子上沒拒絕,但其實還是拒絕了。
……
……
何崇源果然也是言而有信,說是要送書來,第二天一清早,何崇源便派小廝送來了一籃子的書。
小廝道:“我家少爺說了,宋公子只管挑選,或者宋公子直接將這些書都留下,過幾天可以再更換一批。”
別人有好意,宋寧也不能不識好歹,他本想只從中挑選幾本,包括之前他還沒舍得去買的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除此之外再就是幾本涉及到常識科的,諸如《文獻通考》、《程朱語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