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拱手行了禮,“夫人,老爺回來了,現在去了前院花廳和三老爺敘話。讓您也帶著女眷過去。老爺還說,今晚的中秋家宴就設在花廳,都是自家親人,也沒有什么可避諱的。女眷單獨擺出來兩桌即可。”
宋梅茹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她和沈丘說道,“也煩你去告訴老爺一聲,就說我和三夫人難得見上一面,說會兒貼己話再過去也不晚。至于要操持家宴的事情不是還有趙姨娘嗎”
宋梅茹停頓了一會兒,抬眼去看趙香兒,“既然趙姨娘在內院管事,就跟著沈丘過去忙乎吧。”
她語氣冷冷淡淡的,看也沒有看趙姨娘一眼,就像是吩咐下人去做事一樣理所應當。
趙姨娘抿了抿唇,眼里的恨意一閃而過,偏偏還在表面上做文章,“夫人說得對,操持家宴確實是妾侍分內的,夫人只管歇息著就好。妾侍也是今兒高興糊涂了,這樣重大的事情竟然也能給忘記”
她笑的柔媚,“盡記著大少爺歸家了。”
趙姨娘是蘇琪華的生母這件事,但凡在場的沒有人不知道。
她卻特地又提出來,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強調她自身在府內的地位。
宋梅茹冷笑,“大少爺就在前院花廳里,你趕緊過去吧,說不準還能再和大少爺搭上話呢。”
趙姨娘屈身應“是”,施施然轉身離去了。
她是不能拿宋梅茹怎么辦,但是能刺上兩句也是好的,不然宋梅茹也太得意了
宋梅茹的臉色很不好,趙姨娘卻笑著離去了。
這般場景,屋里的眾人自然不敢插嘴說話。
一時間,俱是靜悄悄的。
蘇嫻去拉柳姨娘的手,抬眼看了看長姐,又去看嫡母,低下頭去。
蘇姝卻起身,親自給宋梅茹倒了盞熱茶,笑道“母親,喝口熱茶暖一暖腸胃。理那等人做什么,您坐著享福看別人忙活,這才是實在的。”
蘇妍聞言,抬頭去看蘇姝,眼神莫名,到底也沒有說話。
劉氏和善,也大約知道些宋梅茹和趙姨娘之間的尷尬關系,便笑著換了話題,說到自己的嫡女蘇宛秀的親事上,“等過了年,秀姐兒就要嫁去應天府縣了,雖然嫁過去的地方離家里遠些,但那戶是個好人家,家里人口也簡單,但家境卻是不錯的。秀姐兒嫁過去,便主管府內中匱。”
她喝了一口茶水,繼續往下說,“唯有一個小公子,喚周蕪,我和老爺也都見過了。模樣算是周正吧,勝在脾氣好,也知道爭氣,已經考取秀才的功名了。”
這門親事,劉氏是極其滿意的。
蘇宛秀是劉氏的嫡長女,年十六。她長的像極了劉氏,也是個秀美的姑娘。
此時的蘇宛秀就坐在劉氏的身邊,羞的臉都紅了。
她伸手去拉劉氏的衣袖,“母親,您不要再說了。”被母親當眾提及親事,她覺得很不好意思。
劉氏卻爽朗的笑起來,拍拍女兒的手,說道“這是好事。你二伯母只會為你高興的。”
宋梅茹善意的笑了笑,“是秀姐兒有福氣。這樣的人家里,嫁過去只有享福的。”
蘇姝笑著和蘇宛秀道喜,“堂姐,恭喜你。”
蘇宛秀前世也是嫁了這個人,日子過得十分好,一連生了三個嫡子。
蘇妍也跟著給蘇宛秀道喜,心里卻不屑一顧。
嫁了個秀才就是嫁到好人家嗎
她不嫁還罷了,要嫁就嫁給王侯將相做正室做夫人最起碼,也要嫁的高于蘇姝一頭。
中秋月圓之夜。
月光是銀白色的,透過云朵,透過樹梢,照耀著大地。
寧靜又美麗。
蘇府更是喜氣洋洋的,到處都掛滿了紅燈籠。
前院的花廳里熱鬧非凡,煙花朵朵沖天而起,姹紫嫣紅,猶如曇花一現的絕美,卻又轉瞬即逝。
蘇琪與和蘇悟祥每人手里都拿了一株小煙花,差不多都有碗口粗,正商量著在放在哪里燃放。
沈丘拿了發燭,遞過去給蘇琪與,“二少爺,去荷花池旁邊吧,也剛好有個六角亭。在亭子里燃放小煙花,安全也好看。那里有水,即使點燃了煙花噴出火花,也無礙的。”
“好,我知道了。”
蘇琪與很高興,拉著蘇悟祥的手走上轉角游廊。他手里的這種小煙花燃放起來是極其漂亮的,能噴出火花,是火樹形狀。很稀奇的。
回事處的管事說,是專門買的西洋煙火的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