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姝先屈身給母親請安,隨后眾人又給她請安。
宋梅茹擺手讓眾人都坐下,說了兩件事情。
她直接向趙姨娘要回了當初陪嫁過來的由趙姨娘管理著的幾個田莊,酒樓、還有商行的店鋪等。
“趙姨娘,以前勞煩你費心,現下都不用了。姝姐兒長大了,也應當是學著當家理事了。”
宋梅茹看向趙姨娘,“你覺得怎么樣”
“夫人的提議當然好。”
趙姨娘笑的無比得體“妾侍也這樣覺得。”
“那就好。”
宋梅茹嘲諷地“我還以為你會舍不得放手呢。”
“夫人真會說笑。”
趙姨娘說道“夫人的嫁妝自然是屬于夫人的,夫人想怎么做都行,妾侍都聽您的。”
宋梅茹一看趙姨娘微微顫抖的身軀就知道她很不甘心。
但是那又怎么樣。
她以前就是太好性了,由著趙姨娘作威作福的
蘇妍也抬頭去看自己的娘親,卻什么話也沒有說。
她和娘親在宋梅茹面前還都是弱勢,她就算說得上話,也是沒有用的。宋梅茹不僅不會聽她的,還會抓住這個機會奚落她。
宋梅茹和趙姨娘說完了話,再看她一眼都覺得多余。
她擺手讓坐在門口位置的蘇嫻到近前來,又和眾人說道“我說的第二件事就是準備在府里請一位教女紅的師傅,嫵姐兒和嫻姐兒都到了年紀,讓她們都跟著師傅好好學一學。”
姝姐兒和蘇妍也都是專門跟著師傅學過女紅的,從七、八歲開始學的,都是學到十三歲那年有所成就后才停下。
庶出的女孩兒,女紅尤其要好,不然等嫁了人,在婆家會不受待見的。
對于這一點,宋梅茹是深有體會的,她年少時家里有一位庶出的姐姐嫁給了一個窮舉人做正室,就是因為女紅不出眾,在家里便常常受到婆婆的欺負。
那位庶出的姐姐每次回來娘家時,都會忍不住找母親去哭訴。
蘇嫵到底比蘇嫻大了三歲,更加知道規矩些。
她屈身行禮,有模有樣地“謝謝母親。”
蘇嫻也有樣學樣,給宋梅茹行了禮,又開口道謝。
宋梅茹伸手摸摸蘇嫻的頭發,夸獎她“嫻姐兒也長大了,是個有禮貌的孩子。”
這孩子的頭發又細又絨,人也乖乖地站在她身邊,一動不動的。她的心便一軟。
柳姨娘聽到宋梅茹稱贊蘇嫻,揚起一個怯怯的笑“都是托夫人的福。”
“孩子總是需要教養的。”
宋梅茹抬眼去看柳姨娘,“是你辛苦了。”
柳姨娘惶恐地起身,連忙擺手“夫人,我是最不會教孩子的嫻姐兒如今長的好,真的是托了你的福氣。”
“你坐下。”宋梅茹看著柳姨娘的樣子,想起來前些時日姝姐兒和她說的那些話。
她嘆一口氣,“是我疏忽了。”
宋梅茹想了想,便和柳姨娘說道“嫻姐兒現如今正是性子長成的時候,我預備給她請一位專門的教養嬤嬤。但是好的教養嬤嬤是要細細尋找的,一時間也急不來。你要是放心,嫻姐兒就先放在琉璃院養著,林嬤嬤以前帶過姝姐兒,她是有養孩子經驗的。”
“妾侍妾侍放心的。”
柳姨娘很舍不得女兒離開她,眼圈都紅了。
但是她又知道夫人是真心為了嫻姐兒的以后好才作出這樣的打算,就滿口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