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夫畢竟給阮清川診病了許多年,對他的身體狀況還是很了解的。
他看著蘇錦繡刷刷的在黃麻紙上寫藥名,不由得問道“這藥量是不是過于重了”
蘇姝就站在阮清川的身側,聞言緊張的握緊了手里的帕子。反觀阮清川,神情卻是很平靜的。
“長疾要猛藥。溫補的療效也有,但總不治根。”蘇錦繡寫好了藥方子,隨手遞給身后一直背著藥箱的小姑娘。
小姑娘梳著丫髻,還綁了兩條青色的絲帶。她皮膚黝黑,眼睛倒是長的很大,名字喚小青。
小青眨巴了幾下大眼睛,看向蘇錦繡,“師傅,這上面寫的陳皮是幾兩”
黃麻紙上的字跡有些潦草,她沒有認出來。
蘇錦繡倒也沒有覺得不耐煩,就是語氣有些冷“貳。”
小青“哦”了一聲,跟著元大夫的藥童下去拾藥了。她待會兒還要負責給阮清川熬湯藥,腳步就邁的很快。
元大夫伸手捋了捋白花花的胡須,和蘇錦繡說話“蘇大夫見識多,老朽是佩服的。”
他是顧忌著二爺的體質,一直給用的都是溫補性藥材。或許蘇錦繡是說話太直,也或許是話里有別的意思,但對他來說,都是無所謂的。
他今兒若是死了,那就是活了一輩子的人了,什么人沒有見過,什么事情沒有聽說過。還不至于因為一句話而心里頭別扭的。不過是聽說夫人的娘家專程給二爺請了大夫過來,他要過來看一看,也確實是個有些本事且膽大的。
就看她的法子能不能把二爺給治好吧。
“元大夫謬贊了。”蘇錦繡客氣道“我不過是雕蟲小技,登不得大雅之堂。只是,我聽二爺提起過,說您擅針灸,還屢次為他診治過。”
她笑了笑,又說“恰巧我不會這個,還希望和您聯合起來,一同為二爺診治。”
針灸出自于內經,是按照人的五臟六腑聯系起來診病的,最適合于阮清川這樣久病的人。但是其復雜高深,又不是她半路學醫能夠做好的。她思來想去,還是元大夫做這件事最適合。
聽聞蘇錦繡這樣抬高他的身價,元大夫沒有想到。他愣了一下,隨后就答應下來。
蘇姝見蘇錦繡和元大夫商量妥帖了,忙讓丫鬟倒了熱茶水奉上。
她桃花眼彎彎“多虧您二位了,我先在這里道謝。以后定有重禮的。”
蘇錦繡擺擺手,“你不必和我客套,我做的這些都是應該的。我也不要你的重禮,謝禮我已經從你母親那里拿到了。”
宋氏在開州老家給她蓋了一座醫館,還特意撥了六畝良田讓她按照她的意愿隨意種藥草且不收取任何的收益。
所以,她才愿意過來燕京城一趟的。
自古都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她蘇錦繡再頑固不通情義,也知道這個道理。
蘇姝怔了怔。
母親并沒有和她說過給蘇錦繡謝禮的事情。
她感觸良深,母親那樣病弱嬌氣的人,肯替她專程跑一趟開州還算了,為了請到蘇錦繡還不知道又費了多少的心思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蘇姝以前不懂得這句話,現在她有了孩子,慢慢的也能體會到了。
元大夫說做就做。
他喝了一盞熱茶水后,讓阮清川去了前院的書房,按照往常的路數給阮清川扎上針。
蘇錦繡收拾了自己的藥箱,又指導著取了藥材回來的小青熬湯藥。
她閑暇之余,還給蘇姝把了脈。
“你的脈象挺好,也說明了肚子里的孩子很好。但是有一點你要切記。”
蘇姝笑著應“是”。
“孩子在你肚子里吸收的好,就會長得大,你生的時候就會很困難。現在差不多也有七個月了,你以后吃飯要注意了,不能吃太多甜食,瓜果也不行。就是日常的飲食也都要少吃,不餓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