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劇,絕對是華夏娛樂圈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類型。
仙俠,意味著介于神話傳說,以及普通武俠之間的類型。
真正意義上的仙俠類的網絡小說,應該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但真正意義上的首部仙俠類的電視劇,卻是王輝的這一部《仙劍奇俠傳》。
有別于前世糖人受限于資金的緣故,而不得不將一些比較知名的場景去掉,并且加入了一個莫名其妙的人物,還給阿奴安排了一段極其悲劇的身世,可以說,那一部《仙劍一》絕對是仙劍迷們心中永遠的痛。
要不是胡哥和劉天仙的扮相無敵的話,恐怕這部劇早就被罵出翔了。
但讓人扼腕的是,這部劇,也成了仙俠劇的開山鼻祖,還為后來的仙俠劇開了一個并不是太好的頭。
對,就是仙俠劇之中,魔改劇情的先例。
倒不是說魔改不好,實際上,游戲是游戲,電視劇是電視劇,如果照搬的的話,拍出來的效果可能很差,但這并不是胡亂改編原著的起因。
真正的起因是……
投資商。
影視劇分為文藝和商業兩種,但影視劇的制作,本身就是一種商業行為,既然是仙俠劇,那么投資就必然不會少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投資商希望不但可以收回成本,而且還可以大賺一筆。
然而一方面因為之前的作品開了一個先河,另外一方面,則是最讓整個行業都為之厭惡的舉動。
外行指揮內行。
實際上,作為行內人士,難道那些拍出來爛劇的演員們不知道這個劇本很爛么?
他們知道。
但為什么他們還要還要拍這樣的劇本呢?
為了生存。
實際上,在十年之后的娛樂圈,除去當紅的流量明星之外,世紀之初成長起來的天王、天后們紛紛過氣。
一方面是因為年紀的緣故,但是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因為自媒體時代的到來。
能夠適應環境的藝人,能夠重新煥發事業的第二春,否則,只能逐漸埋沒。
富太龍,應該是圈內比較出名的藝人了。
而且還是影帝。
演技也是公認的好,可這位影帝大部分時間都在做些什么呢?
有一段時間里,富太龍還兼職過外賣工。
堂堂影帝啊!
卻跑去給人送外賣。
這就是一個十分讓人感到尷尬的事情了。
但說實話,如果他真的不介意出演那些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十分糟糕的劇本,那絕對不會如同如今這種情況出現。
投資商難道就不知道一部影視劇胡亂改的話,會出現問題么?
他們大多都知道。
但為什么還要改呢?
這就因為華夏的國情決定了這種尷尬情況的出現。
華夏并沒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的。
換句話說,在華夏的娛樂業之中,是沒有工業化的。
換句話說,在這樣的市場想要紅起來很難,但在這樣的市場,想要一直紅,更難!
在好萊塢,你可以見到票房超高的,基本上都是某某系列的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