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王輝看不起武俠之中的系列作品,甚至許多作品,還是那種屬于華夏類型的經典。
但真正能夠稱之為一個成功系列的,首推就是徐老怪的《黃飛鴻》系列。
但《黃飛鴻》系列雖然成功,但論格局,卻還是不可避免的小了。
這不是徐老怪的錯。
只能說,以當時香江的氛圍,能夠拍攝出《黃飛鴻》系列,已經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
但實際上,一切也就如此了。
至于其他,不是王輝看不起,其他的最多也就只是一部部屬于武師的個人狂歡而已。
《葉問》系列如此,其他也是如此。
但這些,最多也就只是武師而已。
但眾所周知,武俠武俠,武者為先,但俠字才是根本!
然而可惜的是,在香江一眾導演的曲解之下,武俠變成了武師。
這并不能怪香江的一眾導演,畢竟香江本身的區域也不大,很難有導演能夠突破這種界限。
這也是后來為什么香江導演逐漸落寞的原因。
畢竟論格局,在華夏,很少能夠有其他地區的導演,超過內地導演。
試想一想,內地導演在補齊了自身對于細節處理的短板之后,那本來就比其他地區的導演更具廣闊的眼界、開闊的心胸的導演,難道還能弱于那些先天就缺少了一點東西的其他地區導演?
這也是為什么這幾年內地影視劇逐漸興起的原因!
可以說,就算沒有王輝,也許等到若干年之后,也會有人推出“武俠宇宙”的概念,但那個時候,卻絕對已經是最少十幾年之后了。
就在王輝穿越之前,就一度有消息在說,徐老怪已經開始籌備拍攝《神雕俠侶》了。
顯然,徐老怪也看到了“武俠宇宙”的豐厚盈利。
實際上,真的做成一個系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但為什么沒有人去做呢?
因為性價比不高。
沒錯,在后世那個資本入侵的時代,性價比,也就成為了衡量一個系列作品是否成功的標準。
但什么事情都不能這么看,一個系列的成功,并不取決于任何一部電影的票房成功與失敗。
但顯然,對于資本而言,快錢、熱錢才是根本,至于打造什么宇宙之類的,那和他們有什么關系?
更何況,誰能保證,一個系列的開始就一定賺錢的?
前世為什么會誕生《小時代》,誰心里還沒有一點Balance么?
但就算如此,徐凡難道就不擔心,這個系列不成功么?
沒有人是傻子。
但娛樂圈就是這樣,風險投資是必然的。
就算王輝的“武俠宇宙”系列作品沒有成名就已經夭折,但先且不說王輝如今還年輕,還有著大把時間去運營、去學習,去拍攝,就說這個項目其實也不虧。
王輝的背后靠山,到了徐凡的位置,還是能夠打聽到的。
有著魔都的那位支持,很有可能未來十年之內,完全就是王輝的天下。
如此情況之下,合作,也是必然的。
再說,就算“武俠宇宙”系列失敗了,難道王輝就能夠因此一蹶不振?
開什么玩笑!
和馮六爺這些單純的導演不同,王輝可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個人公司的老板!
這雖然多了許多桎梏,導致可能王輝在藝術成就上不會太高,但誰會將自家公司的未來賠進去?
更別提,王輝要拍攝的,還是“武俠四大家”的作品。
聽馮六爺說,這個題材,他想拍,但可惜的是,他沒有把握開啟這個項目。
因為這個項目如果真的要拍攝,那么前后需要最少五十個億!
這對于如今已經決定去電影化的華宜而言,顯然是一件十分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