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當一位導演,想要在其中灌注一些私貨的時候,又怎么可能不讓人感到無語?
而這,還只是導演水土不服眾多例子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個!
比如當年拍攝《赤壁》的吳白鴿。
其人算是香江的頂級的商業片導演了。
拍攝的經典系列也有不少。
最為典型的特點就是,喜歡在拍戲的時候放一把鴿子。
這其實也挺好。
可惜的是,投資商完全忘記了一點。
這位導演賴以成名的,是那種空間閉塞的的緊張沖突的槍戰戲。
至于說正戲嘛……
具有普遍港臺導演一貫的臭毛病。
那就是缺少一個相對完整和正規的認知。
換句話說,他駕馭不住如此龐大的鏡頭拍攝。
以至于拍出來的《赤壁》,被人罵慘了。
可笑的是,后世竟然還有人為《赤壁》平反的。
說什么分成上下兩部的《赤壁》并不是爛劇,應該一起觀看。
是,一起觀看的話,故事相對完整,并不算是爛片……
才鬼!
不說影片之中的那些多到讓人無語的年代BUG了。
就只說劇情上,它拍了什么呢?
赤壁之戰。
可怎么拍呢的?
鋪墊了一整部之后,然后用小喬只身夜探曹營,拖住曹操,這才讓赤壁贏得了勝利。
我凸!
MMP的,要是曹操只有這么一點決斷,竟然還能如此輕易地中了人家的美人計的話,這三國早就平定了!
赤壁之戰之前,孫劉兩家要聯合在一起,才能夠勉強和曹操相抗衡!
而這,還是因為曹操的兵都是北方人,并不擅長水戰的緣故!
否則,哪有什么孫劉聯手?又哪有什么火燒連營?
整個戰爭的勝敗,歸納到了一個女人的美人計上,也算是夠奇葩的了。
這曹操竟然比當年的周幽王還昏庸?
既然想要拍真正的正戲,那就最少要保持著一種對于歷史的虔誠去拍攝,而不是憑借著自己一廂情愿的猜想,去胡鬧!
據說,《赤壁》當初的第一任編劇,就是國內素有“第一編劇”之稱的鄒靜之寫的。
結果寫完之后,這位吳白鴿,竟然不滿,然后一直換到了最后,換成了蘆葦。
蘆葦名下的作品也的確有很多經典。
比如國內電影最高評分的《活著》,比如現如今藝術成就最高的《霸王別姬》。
但明眼人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這位編劇,擅長的就是情感劇。
換句話說,這位編劇雖然是好編劇,但絕對不適合擔當《赤壁》的編劇。
然而可惜的是,吳白鴿可并不這樣認為。
所以從那之后,這位吳白鴿就徹底丟掉了投資人的信任,內地的投資商們,也終于認清了這位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