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得不說是,圓臉的女孩子,實際上反倒是路人好感度更佳一些。
原因嘛,大概就是因為圓臉的女孩子大多數都面相和善,沒有太多的攻擊性,十分符合華夏家庭主婦們的審美。
而華夏男人們,也在見識過國內無數的蛇精臉、瓜子臉之后,突然間看到一張如此喜慶的大圓臉,自然好感度提升不少。
演員雖然講究形臺聲表,但排在首位的,永遠都是形!
舉個栗子。
比如葛大爺的演技算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吧?
戛納影帝,業內公認的演技派。
可當葛大爺不再演喜劇,而是演正劇的時候,那種不自覺的違和感,就是如此。
當然,這還要涉及到演員自身的氣質問題,在這里就不提了。
還有,許多八零后、九零后童年陰影之一的《不要對陌生人說話》中的男主角的飾演者馮遠征,私下里不但和藹可親,更是堂堂BJ人藝的臺柱子。
可每個見到他的人,都會不自覺的想起那個讓無數人午夜夢回,滿心陰影的男人。
一般而言,很少有演員擁有和本人自身形象相差太大的氣質。
而一旦有人有了,那基本上就可以說,這位藝人將會泯然眾人了。
原因,就在于演技是一種表演的方式,而表演的方式呈現的效果,就是演技。
觀眾認識一個藝人全部的開始,就是從他的長相開始的。
只有某一位藝人的角色和他本身的形象、氣質等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契合,這才會讓觀眾在腦海里形成一個藝人的最初印象。
也就是這一名藝人的代表角色。
這也就意味著,這名藝人擁有了一線演員的實力。
但有實力并不意味著就可以成為真正的一線演員的。
只有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往往是需要一部成為現象級作品的代表作,又或者三到四部熱劇、火劇的加持之下,這才能夠成為一線演員。
這一點,很難。
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
一線藝人的標準也在不斷地提高。
以前,一線藝人只需要能夠出演一部現象級作品就可以了。
后來需要三四部大熱劇。
再然后,也就是王輝穿越的時候,藝人,尤其是女藝人,更是需要拍攝過雜志五大刊的封面。
總之,這其中的學問太多,而國內,甚至世界上而言,都沒有一個準確的評判標準。
也算是可惜了。
說了這么多,實際上都只是在王輝的腦海里回蕩著的事情而已。
在點頭示意穎寶進來之后,王輝簡單地和黃彬聊了兩句之后,就掛斷了電話。
“找我有什么事?”王輝看著略顯局促的趙麗穎,笑著好奇問道。
“老板好。”趙麗穎連忙站直了身子,一臉緊張地問好。
“恩,說吧,什么事?”王輝隨口催促道。
一會還有事,王輝可沒時間磨蹭。
“老板……要不我給您填杯茶吧?”趙麗穎話說到一半,目光四處瞄著,無意中看到王輝面前的水杯空了,連忙說道。
“說實話!”王輝擺了擺手,制止了趙麗穎的殷勤,隨口問道:“到底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