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一直到《湄公河行動》的出現。
真實的歷史故事,真實的拍攝場景。
近乎還原的劇情,再加上王輝刻意的將其拍得十分沉重,以至于當初這部電影上映之前,不被很多人看好。
可當這部電影真的上映之后,票房炸了!
三十億票房雖然是王輝自成名以來,票房最低的一部,但卻已經是國內主旋律電影的天花板!
實際上,就在《湄公河行動》的電影突破十個億票房的時候,王輝就接到了一個電話。
韓三爺的電話!
對于王輝的電影,韓三爺表示出了強烈的欣賞,并且也高度贊揚了王輝的舉動。
實際上,早在很久之前,韓三爺對于王輝的認知,還停留在振興國內武俠這個類型片上。
換句話說,王輝是一名純粹的商業導演。
和那些喜歡解析人性,解析國度的裝X導演不同,王輝就只是一個商人。
所以當初王輝在拍攝《湄公河行動》的時候,韓三爺是真的看不上的。
甚至還因為生氣,故意采取了不合作的方式。
因為在他看來,王輝這是胡鬧!
在他看來,主旋律題材的電影,不應該被完全的商業化代替,王輝這樣擅長愛情、擅長武俠的商業導演,說自己能拍好主旋律電影,在沒有一個具體的實例之前,顯然是不足以服眾的。
但偏偏王輝并不在意。
有著上面的關系,王輝完全可以繞過韓三爺去進行。
至于華影的支持……
說實話,對于王輝而言,還真的不是太重要。
其實這些年,主旋律電影有著一個比較默認的規則。
那就是在上映的時候,會安排機關單位強制發票。
換句話說,主旋律題材的作品,是有著保底票房的。
這也就導致了,主旋律電影一直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
實際上,只要拍了,就有票房,這就和流量電影一樣,只要有XX明星藝人,只要是XX大IP,那就能夠賺到不少的票房,干嘛還要費盡心思去拍好呢?
也就是因為這樣,主旋律這樣一個在國外大行其道的類型片,卻在國內逐漸日漸凋零。
可這種事情,還不好指出來。
畢竟拍攝主旋律題材的作品的人,大多數都是機關在職人員,或者有著紅色背景。
普通導演,又有幾人能夠將其拍好?
又有幾個人能拍的?
也就是王輝和吳景和上面的關系不錯,這才能夠拍攝這個題材。
吳景甚至還主動前往軍營進行長達N個月的軍事訓練。
這才能夠拍攝出讓人熱血沸騰的主旋律電影。
但這些事情,全都是在《湄公河行動》上映之前。
當《湄公河行動》的票房,高達三十億的時候,一切的問題,全都不再是問題。
雖然后來《湄公河行動》之中也的確有著贈票的部分,但總體而言,這部電影的票房,也要在二十五億之上!
這對于這個題材而言,簡直是一劑起死回生的良方!
據王輝所知,就在《湄公河行動》上映之后不久,某些歷史案件,就已經在上面進行了備案。
不過因為一時之間,還沒有第二部爆發的主旋律電影出現,所以很多人都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