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好像拍得電影很多,但實際上速度上一直不是太快。
當然,這個不快是相對的。
論拍攝速度,王輝自然十分快速,基本上就是一條過的。
但論影片的出品速度,王輝卻并不快。
當然,也不慢。
一年一部,甚至兩年一部的速度,顯然并不能算是多快。
但也不慢。
對比香江那些一個半月一部電影的快槍手們,王輝自然是慢的。
但是對于很多導演而言,王輝又算快的。
所以王輝的速度,應該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他不是不能快一些,但他個人認為沒有必要。
每年一部作品的頻率,并不快。
但每一部,都可以說是精品!
最少在很多人眼中,就是精品。
他不是不能快,但王輝卻并不想快。
畢竟他還年輕,他有的是時間。
也正是因為王輝是這種心態,所以馬元在知道王輝是什么性格之后,才會對于他的舉動感到疑惑。
外人只看到了王輝身邊的女人一個接著一個,就以為他是一個只知道扎在脂粉堆里的浪蕩子,可誰能想象得到,就是這樣一位外界看來十分不靠譜的家伙,卻有著誰也沒有的傲氣?
只是這一份自傲,并不張揚,反倒是十分內斂。
體現在表面上,那就是王輝寧愿跑去和女人廝混,也懶得去應酬。
按理說,這樣的性格在圈子里應該是寸步難行的。
可偏偏的,卻讓王輝闖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
這樣一個懶到去應酬的家伙,竟然莫名弄什么影視城,要說這其中沒有什么貓膩,誰會信?
所以馬元才會好奇。
其實換句話說,王輝算是一個無利不起早的人。
這樣的人,除非有利可圖,否則干嘛廢力不討好的去弄什么影視城?
只是很顯然,王輝是不會告訴他原因的。
見王輝只是傻笑而不說話,馬元翻了翻白眼,也沒有再說什么。
短暫客套之后,馬元走了。
幾天之后,劇組正式開始進入前期準備時期。
而王輝,帶資入組。
當然,不是兩個億,而是八千萬。
這部電視劇,總投資為兩個多億,王輝自己就占了三分之一。
在外界因為王輝的舉動有些傻眼,并且十分關注這部片子的時候,這部片子的選角,也正式進入了尾聲。
是的,就是這么快。
實際上,找到王輝的那一天開始,劇組就已經籌備起來了。
因為是現代戲,所以服化道相對簡單一些。
這方面不值錢,只要不是太過殘次的就行。
當然,因為是現代戲,所以植入廣告也是有的。
只是很顯然,在導演的約束下,給你一個一晃而逝的鏡頭就算不錯了,難道還指望人家給你特寫么?
當然,如此牛叉的導演,自然本身也十分牛叉。
他是李路。
歷任NJ電影制片廠生產副廠長、JS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主任等。
可以說,這樣的一位導演,不見得是業內知名度最大的,但絕對是業內分量最重的!
而頂替王輝出來被當靶子的編劇,也不是省油的燈。
周海森。
一位素有國內第一編劇之稱,甚至可以說當之無愧的頂級編劇。
而十分湊巧的是,這位頂級編劇,也正是以寫政治小說并將其拍攝成電視劇聞名的。